民营企业破浪前行 一路繁花
- 发布日期:2025-03-04
- 来源:东台日报
春回黄海之滨。
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产线满转;实验室中,测试不停,研发不歇,共同奏响了属于时代弄潮儿的交响。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一直以来,东台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也如同阳光雨露,将民营经济滋养得枝繁叶茂。如今,一幅以科技创新、结构更新、市场向新为主题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黄海之滨这片神奇土地上徐徐展开。
择高立攀高行
勇立实业潮头奋楫搏浪
企业想发展,提升内生动力是第一要务。
如何激活内生动力?东台民营企业的答案是:向“新”谋变,以“创”攀高。也就是通过不断加力锻造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2月27日,气温回暖。东台市远洋不锈钢制造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行,生产正忙。
远洋不锈钢原是“不锈钢之乡”溱东镇的一家普通民营企业,经过24年的不断发展,逐步成长为业内“隐形冠军”。过去三年更实现了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省专精特新企业,再到国家级“小巨人”三级跳。深度对接市场后,公司于去年正式启动了特种合金管道系统制造项目——将原本生产的钢管、弯头、三通、法兰等单个零部件产品,统一拼凑、组合,一体焊接成预制管道这一全新产品。
该公司副总经理刁丽华接受采访时坦言,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行业若不持续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而预制管道的出现,一方面延伸、优化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企业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因其更方便、更稳定,质量更有保障,一经面世就迅速抢占了国内市场,成为远洋的又一张“金名片”,点燃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远洋不锈钢创新转型的背后,既有对市场走势的敏锐把握,更有技术水平的迭代更新。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近年来,公司进行多轮技术改造升级焕新行动,倒逼自我转型,先后投入技改资金6500万元,引进台湾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建起了智慧车间。
在行业接近饱和时选择创新,在企业发展关键时期选择技改,观念一转天地宽。升级后的生产线每日可加工产品千余件,是传统产能的6倍有余,且自动焊接合格率高达98%,产品销售额也连年攀升。如今,远洋不锈钢供货客户99%都是大型国企、央企及高新技术企业。刁丽华直言,这是企业最正确的选择。
为在国内外市场亮好相、唱好戏,我市民营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不断探索发展新动能、新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时间,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推动力、支撑力。
以磊达集团、东强电缆、远洋不锈钢、和信石油为代表的一批老牌本土企业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转型的第一方向,“断”粗放式发展模式,“舍”低端落后产能,“离”高能耗、高物耗的老路子,推进传统产业实现新技术滚动开发、新产品加速迭代、新工艺持续突破,加速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方向更新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企业通过加强创新、锻炼内功,不断向核心器件、半导体、智能传感器突破,已成为国内3C结构件和模切件、等电金属结构件、功率模块覆铜陶瓷载板、高纯精密石英制品等重要的产业基地;高端装备着力做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装备、印后机械、纺织机械、线缆装备业内居于前列……
民营企业是东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东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2024年,面对种种困难挑战,东台工业经济顶压向上,在逆境中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工业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工业实时开票销售1647.2亿元,增量占盐城近55%;工业用电量增加37.1%;五星企业从2020年的2家增加到9家;连续第10年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位次前移22位。
硬举措优服务
涵养民营经济优质生态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自身技术、产品的比拼与较量,也离不开根植的土壤。
市科技局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刚过去的一年,我市新增国家高企174家、净增80家,占盐城1/5。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市共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引进协议202项,合作经费接近4000万元。新引进外国高端人才2名,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数14项,获批省科技副总项目64项,占盐城1/5。“东台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顺利揭牌,富乐华半导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共建“江苏省先进陶瓷封装载板及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富乐德石英与南京大学共建“半导体洗净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江苏新中洲特种合金材料与江苏荟轩精工股份2家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在洽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合作,获批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认定率达55%。
民营企业要发展,有时是人的事,有时是钱的事,有时也是技术、生态的事。为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升级,近年来,东台致力打造开放、包容、高效的营商环境,从培养人才到招揽人才、从资金扶持到创新奖励,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强化涉企服务,加大企业阶梯培育力度,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支持企业茁壮成长。而每一项支持的背后,蕴含的是东台对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和实际鼓励。
在范瑞智能装备厂区,智能立体仓库、分拣机械臂等设备安装接近尾声,将于4月整体投产,即将进入科技创牌等阶段。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主动靠前服务,手把手指导申报项目,获得了企业的点赞与好评,“施工单位未进场前,水电已供应到位;设备还没进场,消防及厂房验收工作已组织完成。”“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贴心、细心、悉心的服务,令厂长穆亚刚感慨万千。
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离不开有关部门“搭台子”“铺路子”。东台深谙只有更多的“阳光雨露”滋养,民营经济才能呈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生动发展局面,才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新春第一会”全市新型工业化暨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商建明再次强调了营商环境。数百字的“着重指出”,关键词最终都在一个“服务”上:“要致力打造高效率的政务环境!”“要致力打造低成本的投资环境!”“要致力打造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从以招商政策优惠为主要代表的狭义规制环境,到“搭建企业生产系统”观念下的综合性举措,近年来,东台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要命题,多方面发力、多部门合力、多举措并行,探索出一条以“东台最懂你”为金字招牌的实践路径。
走进去年底挂牌运营的东台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指挥调度中心大屏上模块横陈,飞防植保、物流起飞、海域巡查、风机运维等全市空域应用新场景实时实况一目了然。中心外的基地试验检测现场,人声喧嚣,机翼嗡鸣,专业人员正忙着指导无人机的起降作业。目光跟随飞行的无人机拉向远方,总投资50亿元的省重大项目,东台联合飞机无人机产业基地映入眼帘,雏形已现。知名乡友、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田刚印深情表态:“家乡是最好、最优的创业热土。”
在帮助联合飞机加快建设的同时,东台聚力发展低空经济的一系列大手笔、新成就也勾勒出低空经济产业的广阔远景,同样也为企业带来新机遇。田刚印介绍,获批苏中苏北地区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成立无人机飞行中心,为联合飞机等无人机企业产品测试、运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解决了企业最关注的飞行难题。高起点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设立未来产业引导基金,让企业发展壮大有平台、有扶持、有空间。而一架架轻盈的无人机,让“低空产业”这一年轻产业,成为了东台新兴产业的“金名片”、搏浪“万亿蓝海”的“新法宝”,也必将为东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迎春风向未来
高质量发展逢其时路正阔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这个春天,无数民营企业迎难而上,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彰显了韧性、活力与潜力。
新春伊始,坐落于高新区的黎彬POF热收缩膜项目现场,一条条“高大上”的全自动生产线映入眼帘。偌大的生产车间内,除了一台台“庞然大物”外,只有寥寥几位工人忙碌在生产线上。落户东台以来,公司大力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新上自动输送线、智能机械手、自动包装线等智能化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达90%。
“我们总共规划了12条生产线,目前已有9条投入使用,计划所有生产线今年全部投产。”江苏黎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黎声对这个春天充满信心。他直言,技改升级后,不仅人力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明显提升,还增加了产能效益,“我们的主要产品,高性能POF热收缩膜销售份额目前是全国第二,有望在未来三年成为全球前三。”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东台,敢闯敢试是这片热土的基因。新美鑫智能装备是东台民营企业近年来拓展海外市场,向“海那边”要增量,向全世界求发展的缩影。
“这条线是发往俄罗斯的,主要用来输送食品,是定制的;这条线是韩国的,主要用于化妆品分拣;还有这条,也是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制作、组装的……”2月25日,许河镇新美鑫智能输送设备项目生产车间里,董事长顾国凤指着一条条组装完成的输送设备介绍。
新美鑫智能输送设备项目由上海满鑫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输送设备2000台套、输送链板500万米。产品主要用于包装机械、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化妆品、电子信息等行业。落户东台以来,得益于完整产业链成本优势与高标准生产工艺,企业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朋友圈”,持续点亮海外合作“新坐标”,最终实现逆风出海、扬帆起航。产品深受海外客户青睐,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
“海外订单水涨船高,当前,新美鑫的所有生产线都在满负荷生产。”顾国凤透露。
聚焦既有优势,许多新产业脱颖而出,在东台拔节生长,同时也在复杂经济大环境的风浪下蹚出了路子,闯出了名堂。
从2018年到2023年,富乐华落户东台的6年间,不仅自身规模翻了27倍,而且带动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在我市延伸聚集,成为盐城乃至全省集成电路产业链重要一环。建成的5G全链接工厂,实现了以最先进生产方式生产最好的产品。拳头产品DCB陶瓷覆铜载板以规模优势和行业领先的先进工艺俏销市场,已量产的AMB活性金属钎焊基板填补国内行业空白,DPC采用磁控溅射技术用于制作高精度线路板,新研发的TFC薄膜电路载板、DBA氮化铝覆铝载板等产品即将形成量产,新的增长未来可期。
聚焦相关领域产业集群重点攻关方向,东台还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积极强链延链补链,解决企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助力锻造“杀手锏”优势,帮助企业从“跟跑”发展为“并跑”“领跑”。
冲开桎梏闯新路,一路风雨一路歌。
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乘着新时代新征程的春风,东台的民营企业必将迈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