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农民看 带领农民干 帮助农民销

果蔬使者栉风沐雨成栋梁

  • 发布日期:2025-03-22
  • 来源:东台日报

每天,至少有800吨优质果蔬从三仓镇走向全国各地,摆上30多个大中城市的餐桌。

作为省永久万亩“菜篮子”基地以及上海蔬菜外延基地,三仓镇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近20万亩次,年产量50万吨,一度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果蔬集散中心乃至贸易枢纽中心。

三仓果蔬经纪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直为这座果蔬王国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使者角色。

早春的清晨寒气依旧,三仓镇王青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已是车来人往。一筐筐青椒精挑细选、一垛垛胡萝卜清洗打包、一摞摞白菜整齐装上车……

这家合作社就像一个小型蔬菜交易枢纽,一边帮农户把菜收上来,一边供给市场和客户,每天的出货量至少有80吨。

三仓农产品经纪人活跃,缘于瓜菜种植起步早。

20世纪90年代,官苴村民发现棉花田里种西瓜效益高之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率先踏上了致富路。西瓜不适宜重茬,种瓜后茬种蔬菜,瓜菜就这样先于其他地区连带发展了起来。看到农民拉着瓜菜出去卖,卖不掉又拖回来的时候,经纪人发现了商机,许多人效仿外地商贩,自己拉菜到其他城市开拓市场。早些年,长三角乃至更远的黑龙江、广西等地田间地头和农贸市场都有三仓人的身影。

经纪人活跃了,农民种菜就不需要到处送了。王青现在主要做三件事: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销。

他在三仓以及湖北黄石、内蒙古乌兰察布承包土地搞设施农业,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种植不同品种,丰富合作社供应链。接着,在弶港和一仓分别设立两个“田头市场”,配置冷库,方便农民直产直销。凭借多年的客源积累,他在南京、武汉及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设置多个销售窗口,把老百姓的瓜菜以好价钱卖出去。目前,王青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冷库储存量达600吨,可消化周边农户近5000亩蔬菜产量,年发货量4万吨。

在三仓镇,像王青这样的农产品经纪人少说也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合作社遍布街头巷尾,从清晨到日落,挂着苏、沪、浙、鲁等地牌照的冷链车排着队等待拉货。

位于联北村的泽春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三仓镇另一家规模较大的合作社,每天天还没亮,负责人施泽春的手机就不断弹出订单。根据线上订单实施精准配货,施泽春的合作社刚好赶上了科技助农的好时机。

2018年,农产品线上平台初现端倪,已经成立合作社的施泽春敏锐捕捉到机遇,主动对接平台做市场。浦东、昆山、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多家门店找上门,施泽春每天根据订单给对应仓库配货。眼看供应量逐步扩大,他又跳过平台与供应链公司直接合作。自此之后,他一边扩大线上市场,一边打通线下渠道,在苏州设立了销售窗口,将批发零售一起推进。

“我现在自己有田、有市场、有平台,几乎实现了种、收、售一条产业链的闭环。”施泽春说,现在他的合作社能够带动服务1000多户农民。

另一头的吴剑瓜果蔬菜种植家庭农场,育苗大棚里1000万株瓜菜苗长势喜人。自去年起,吴剑逐步探索网络直播和农村电商销售的新路子,借助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网红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合作社社员接受全国各地经销商或消费者的预约订单。今年他打算继续深挖线上市场,增加果蔬品种,把三仓甚至东台更多优质果蔬通过线上送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