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产并驾齐驱 服务业燃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发布日期:2025-02-26
- 来源:东台日报
近年来,东台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在三次产业中占据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随着服务业的不断融入与发展,东台正逐步重塑经济版图,像重视制造业一样重视服务业、抓好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群星闪耀,生活性服务业生机勃勃,助力服务业更高品质发展。
服务赋能制造
生产性服务业扩量增质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现代服务业总量规模明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巩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数量保持领先……科创服务示范地、现代物流枢纽地、生态旅游目的地、融合发展新高地全面崛起,新消费、新供给、新动能加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作为东台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链主”企业,富乐华一步步的攀高逐新,就是我市持续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生产性服务的生动写照。多年来,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各类创牌申报过程中,受到了东台各行各业的合力托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推企业发展。落户东台后投资建设的富乐华研究院,是国内首个专业的功率半导体研究院,陆续研发的AMB载板、DPC载板等,成为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发展的关键产品。如今,富乐华的技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生产性服务业对其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可见一斑。
而走进麦腾智慧创新工场,则可以更直观地一窥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16家入驻企业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成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企业获省级“科技副总”委派,2家企业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推荐……回顾麦腾智慧创新工场2024年的成绩单,成果丰硕、质效双升。麦腾是高新区搭建“1+2”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重点孵化新能源装备、半导体等领域的科创企业。落户多年,麦腾汇集全国科创资源,助力众多科创项目在东台落地生根,为东台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作为先进制造业“聪明的大脑”和“起飞的翅膀”,生产性服务业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生产活动服务,往往表现出高专业性、活跃的创新和显著的产业融合能力。在我市,一众企业的生产运营、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等,都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通过信息传输、金融业、科学研究等服务的外包和资源整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稳掌舵、傲立潮头。
正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紧密融合,推动了我市不断拓宽新路径,培育新动能,以项目引建、主体培育和载体建设为抓手,围绕商贸、金融、物流、科技等关键集群,多措并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我市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6家,创成星级企业12家,成功创成国家级县域商业领跑县,累计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3家。
从高空鸟瞰,经济开发区通榆河畔,橙白相间的亮眼建筑群已经悄然屹立,这是即将投运的内河港中心作业区物流园,电商作业区、码头堆场区、停车场等一目了然,目前已完成验收,今后将满足周边企业运输需求和城市物资配送需求。城市的另一边,市金融服务中心也已初具雏形,正在进行外墙施工和内装粉刷,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投融资行业集聚度,更好地服务全市实体经济。现下,生产性物流园、生活性物流园、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载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电商、物流、商务和金融企业即将进一步集聚规模,增强竞争优势。我市生产性金融服务业、生产性商贸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物流运输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徐徐铺展开来。
“服务”圆满“生活”
生活性服务业趋优向新
美好生活是打量城市的第一把尺子。生活性服务业就像是这把尺子上的精准刻度,反映了人民日常生活的幸福程度。生活性服务业涵盖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餐饮、零售、教育,到文旅、康养、研学等领域,直接影响到每个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着大众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清晨,一车车农家生鲜从镇区农庄出发,运向城市餐桌;上午,快递企业聚集的三仓产业园,快递员们分装打包,将网购包裹送到千家万户;入夜,东台吾悦广场、金蟾·东亭里等商业区,餐馆美食飘香,电影院、商铺生意火爆……假日节庆,黄海森林、西溪古镇迎来一批批康养游客、文化爱好者,观光休闲、流连忘返;繁忙工作日,互联网大厦、各镇区电商园的移动互联终端屏幕闪亮,搭建起另一个经济圈、社交网;休闲时段,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各色外卖、心仪商品送货上门,方便快捷!
着眼大众工作生活的各方面,东台市民的幸福感在增加,社会经济的新动力在孕育,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频繁交汇,生活性服务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成为强劲的新生力量。2024年,全市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69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亿元。新增东亭里商业街区,中心城区商业网点面积达73万㎡。绿色节能家电以旧换新专项活动,保障市民享受实惠,为我市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70亿元,跨境电商主体稳步培育,在各类网络平台和独立站设立店铺近200个。文旅业态契合、产品整合、市场结合提升了游客幸福指数,2024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30亿元。
潜力逐渐释放,动能较快成长,生活性服务业也成为了吸纳就业、引商安商的“海绵”。三月中旬,一批电商快递头部企业即将入驻生活性物流园,助力园区业态深度融合。在此之前,市商务局、市邮管局以及邮政快递行业协会、电商协会等早早行动,开展对接走访,为一众快递企业、电商企业提供优势线路、优惠价格、更低成本等方案,好政策、好环境、好条件,提升了对电商、仓储客户的吸引力,该园区即将成为又一片企业发展的乐土、人才汇聚的港湾。
另一方面,大众工作、消费需求的迭代,也指引着生活性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方向。作为我市的商超“新星”,吾悦广场以其较快的品牌更迭和丰富的业态组合,成为了当地居民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的首选地。去年,吾悦广场开展了多轮品牌级次提升、丰富场内业态、圈层营销创新,米村拌饭、薛记炒货、奈雪的茶、茉莉奶白等品牌纷纷落地开花,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同时升级客服中心,添置便民设施,增设滴滴接驳车站、骑手休息站等,文化街区、暑期夜市、中医市集等也助力商场把“流量”变成“留量”。以吾悦广场为代表的文旅景点、商超,正通过沉浸式体验、夜间餐饮、文旅主题餐饮、夜间经济等,不断激活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的“密码”,助力产业驶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从创新引领消费金融到独具匠心创建品牌,从多元拓展服务业态到高效运作电商物流,我市融合动能强劲、业态结构高端、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功能强大的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融合带来机遇
现代服务业迸发勃勃生机
生产性服务业侧重于提升企业和市场的效率,生活性服务业则致力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好现代服务业的“优”与“强”,就是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尽管两者在服务功能上有所不同,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产业的边界不断被打破,加快现代服务业融合化发展,将有力提高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全面促进服务业高品质跃升,须得不断丰厚“发展沃土”,播撒“创新种子”,供给“新鲜养分”。今年,我市将瞄准“微笑曲线”两端、价值链高端,招引一批科技、金融、物流、软信等头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力争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60家,创成星级服务业企业15家。同时大力推进制造服务创新,支持一批本土企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鼓励服务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主辅分离”,设立独立的服务业企业,着力构建起优质高效、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全力加速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协同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农业农村数字基地。
此外,“三区两园一中心一基地”等载体也正加快提档升级,不断配强服务业“硬”实力。高新区科创服务、西溪景区文化产业、黄海森林康养旅游等3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积极创塑发展优势,不断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增长。生产性物流园推进多式联运“一箱制”“一单制”应用,争创省级重点物流园区;生活性物流园进一步畅通“快递进村、产品出村”双向通道,力争年内创成省级电商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中心着力发展航运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大力发展检测认证、飞手培训等业务,为低空产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
如何让生活性服务业“进化”成为最体现城市袅袅烟火气、满满幸福感的产业?我市将致力消费提质扩容,不断做优“消费载体”,推动吾悦、德润、七里漾、东亭里等特色商圈创新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引入更多优质品牌开设首店、首发新品,形成一批能级更高、功能更优、黏度更强的标志性商圈。持续丰富“消费场景”,依托黄海森林、西溪景区等文旅消费集聚区,举办更多展览展销、音乐节等消费引流活动,提供更多沉浸火爆的消费体验。全力叫响“消费IP”,立足天仙缘传说、海盐文化、三相文化等特色文化,探索本土品牌与知名大牌“联名”合作,推动一批本土“老字号”求新求变、破圈出圈,打造国潮消费的新热点新地标。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用足用好“以旧换新”政策,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电数码、家居家装等重点领域,深化消费支付与金融支持联动,推出更便捷的补贴兑付方式,提供更省心的金融消费服务,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