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庭小环境 健全服务大生态 统筹推进老有颐养催生新格局

  • 发布日期:2025-10-31
  • 来源:东台日报

深秋的东台,暖阳和煦。在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18层的老年医学科病区内,年过七旬的李大爷在护士搀扶下,正认真学习使用助行器。

“不急,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护士温柔的话语,让老人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不远处有老人在治疗师的口令引导下,沿步态线进行脚步训练。

在这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每一天的生动实践。专业的老年综合评估室内,配备着运动功能、认知评估等专业器械,为老人提供系统化功能评估。

“我们不仅要治好病,更要让老年患者感受到医疗的温度。”全科医学科副主任薛峰介绍,医院通过开设9个老年专病门诊,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老年就医绿色通道等举措,让“老有良医”的安心触手可及。

据统计,我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5.19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近四成。从医院到家庭,从社区到机构,以系统思维统筹破局,强化体制机制支撑、健全医养服务网络、优化城乡适老环境,东台正稳步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老有所为”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在市区东坝新村朱红奶奶家,适老化改造让这个住了26年的老房子焕发新生。

“以前用浴缸洗澡摔过好几次,现在改造后安全多了。”朱奶奶欣慰地说。

由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实施的“焕新行动”,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核心需求,推动适老化改造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

清晨的市养老服务中心,83岁的王震华老人正借助助行器悠闲散步。该中心自10月1日试运营以来,凭借专业的适老化设计和人性化服务,为长者们打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在强化体制机制支撑的基础上,我市高标准打造“老有颐养·长寿东台”养老服务品牌,市镇村三级养老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城市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家、镇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家、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家。全市建成37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建成盐城市级重点专科,市中医院创成省二级老年医院,试点开设“家庭病床”580张,四级中医馆实现镇村全覆盖。通过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双提升”行动,新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220户,五烈镇东里村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