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西溪体验“天仙的人间烟火”
- 发布日期:2024-09-29
- 来源:盐阜大众报
古韵西溪,是东台文化之根,两淮海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起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春轩塔在此屹立千年,北宋“三相”为民造福恩施至今。如今,在这方距今已经2000多年历史的神奇沃土之上,西溪天仙缘景区将海盐、仙缘、历史、三相、孝贤等文化串珠成链,让非遗与文旅完美结合,显得越发光耀动人。
创新融合
让文旅“出圈”更“出彩”
西溪,源于一个耳熟能详的爱情传说。
相传在汉朝,天上的七仙女就很喜欢这里的人间烟火。一次,她在西溪偶遇善良厚道的董永,两人不顾一切相爱,勇敢地结为夫妻,他们的爱情传说留在了西溪。
美好故事传千年。“经专家考证,目前在西溪留下53处关于董永传说的地名遗迹,证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永传说’的源头地。”景区工作人员说,“现在我们不仅打造了国内首家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创作了全国首批旅游演艺精品《天仙缘》实景演出,还推出实景演出姊妹篇《寻仙缘》。”
这是西溪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演艺”“旅游+影视”,将“董永传说”、东台发绣、东台鱼汤面等非遗元素融入景区业态及演艺,不断扩大西溪文旅品牌影响力的生动缩影。
今年中秋团圆夜,千盏灯火照亮爱情圣地。仙幻实景秀《天仙缘》运用声光电的手法,让游客在西溪古镇近距离品味非遗盛宴。“听说沉浸式夜游演艺《寻仙缘》,利用了仙幻歌舞秀、无人机表演、音乐剧等多种绚丽演出元素。”邂逅“新中式”浪漫的上海游客李女士说,“让人看后确实感觉很震撼。”
“这两场演出已累计上演近千场,观演人次超百万,《天仙缘》更是在去年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景区工作人员说。
非遗搭台
“文化厚度”焕发“经济热度”
在西溪天仙缘景区,经常能见到年轻人走进天仙缘汉服馆,穿一身国风华服,定格最美的身姿,举手投足间,尽显中华古典之韵。
“天仙缘汉服馆致力于传承传统汉服文化,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汉服体验馆。”景区工作人员说,“为了让古今结合的形式更加多样,我们时常举办非遗民俗表演、汉服婚礼展等特色活动。”除了汉服,这里的发绣同样引人瞩目。
“东台发绣”始于唐朝,技艺传承至今,是唯一带有生命符号的艺术品,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多次在国际获奖、参展,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和永恒的祝福。西溪天仙缘景区内,发绣馆紧邻天仙缘汉服馆,馆内不仅展示了多幅栩栩如生的发绣作品,还有工艺精湛的各类文创产品。
目前,该景区为各级非遗项目搭建平台,既有文化厚度,又有经济热度。数据显示,东台西溪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经营企业总收入超20亿元。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影视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成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的重要文化节点。
以文塑旅
打造“文旅集聚示范区”
近日,“国风熠熠”艺术展在西溪三相阁美术馆正式开展,陈建华、周睿、朱友舟、邰劲四位艺术家,用气势磅礴、野趣盎然、俊逸潇洒的雕塑作品和书画作品,浸润西溪。该展览系江苏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是江苏艺术基金巡展首展。
西溪,是一座被爱浸润的千年古镇,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时代更迭、沧桑变迁,赋予了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到过西溪的人都说,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着迷,使人沉醉。这一切源于西溪以历史文化为底色,先后打造西溪古城、海春塔苑、犁木街、盐仓监等文旅项目。修复千年晏溪书院,开设《西溪讲堂》,邀请著名文化学者开讲。
以爱之名打造高品质文旅目的地。打造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创作《天仙缘》《寻仙缘》演艺,累计观演人次超百万。作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示范区,周巍峙与王昆的红色爱情在此交汇。通过举办孝贤文化、汉服婚礼、非遗市集等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西溪景区备足了文旅“大餐”迎国庆。“‘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将推出草市街传统美食集、怀旧乐队、爱国主题电影、印画篆刻展、《天仙缘》实景演出、《范仲淹》情境剧、天仙巡游、《穿越汉潮街》情景戏剧、市井杂耍、非遗民俗表演、文艺汇演等近30项活动。”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用多层次体验方式,带领广大游客纵享西溪特色文化‘大餐’。”
历史厚重,人文璀璨。东台西溪盛情邀约大家前来体验“天仙的人间烟火”,赏美景、看好戏、尝美食、品佳酿,在西溪天仙缘景区,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