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远离新型毒品 守护“无毒”青春

  • 发布日期:2024-06-29
  • 来源:东台日报

看着像可乐罐的电子烟、五颜六色的跳跳糖……这些看似常见的饮料、零食,竟然是伪装的新型毒品。新型毒品到底有多会“伪装”?它们会怎样危害青少年?日前,记者走进我市禁毒一线,实地探访毒品与我们的距离。

今年1月上旬,我市公安机关在台城某台球室例行治安检查时,当场查获3名刚刚吸食电子烟的违法人员,并处以治安拘留。据了解,这3名违法人员所吸食的电子烟含有依托咪酯成分,依托咪酯自去年10月1日起被正式列管,这也进一步揭开了新型毒品的面纱。

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新型毒品是指那些在制备、使用和传播上都具有新特点的毒品,其种类繁多,包括合成毒品、违禁药品等,而且通常披着新潮时尚等极具诱惑、欺骗性的伪装。这些毒品往往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滥用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当前,国内毒品滥用种类更新迭代加速,冰毒等传统毒品消费市场持续萎缩,依托咪酯、美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新型毒品呈现滥用势头。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继去年10月1日将依托咪酯等3种物质列管后,今年7月1日又将对美托咪酯、异丙帕酯等46种物质列管。

多年以来,我市本地没有制造毒品的情况,毒品以网络邮寄流入为主,“20230724周某楷等人贩卖毒品案”“20240104周某等人贩卖毒品案”是我市成功破获的网络邮寄贩卖精麻药品及依托咪酯电子烟的案例。2021年以来,市公安局侦办贩卖毒品案20余起,查处犯罪嫌疑人60余名,主要来自外省市,而本地人则往往成为从犯,参与下游犯罪。

严密防范涉毒风险,我市扎实开展涉依托咪酯、笑气等毒品及毒品替代物专项整治,通过基础管控,及时发现并捣毁一处仅投产14天的笑气分装点;破获2023-53省目标案件,通过缜密侦查,在盐泰交界精准拦截意图进入盐城市的藏有依托咪酯车辆,当场查获烟弹2700个、依托咪酯507克、烟油2.5升,斩断一条由广东阳江至盐城的贩毒通道,是依托咪酯列管后盐城市内一次性缴获依托咪酯最多的案件。

打击治理是手段,宣传预防则是关键。我市禁毒部门将全民宣传与精准宣传相结合,高频组织活动,丰富形式内容,努力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开展开学“禁毒第一课”活动,打造市禁毒教育基地,最大限度发挥校园禁毒宣传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等系列活动,在社区广场、公共场所、大型商圈等开展融入式、渗透式宣传。组建“东小禁”禁毒志愿者联盟,举办“东小禁”系列宣讲活动,把禁毒宣传融入传统节日等。

新型毒品迷惑性强、危害性大,青少年成为重点群体。不法分子在贩卖此类新型毒品时,往往宣称“安全无副作用”,引诱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落入陷阱,而中途辍学流落于街头巷尾、出入娱乐游艺场所的未成年人更是高危人群。市禁毒部门告诫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要学会明辨是非,对这类新型毒品坚决说“不”。首先要提高对毒品的认识能力,必须做到“四个牢记”: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毒品极易成瘾,极难戒断;牢记毒品害己、害人、害家、害国;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其次,永远不要因好奇而尝试第一口,所谓一次吸毒、终生戒毒。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寻求帮助、合理倾诉,不能借助毒品获取麻醉放松。同时,尽量不去人员环境复杂的网吧、歌厅等娱乐服务场所,交朋友时要慎重,切勿因交友不慎而沾染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