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致敬每一份理想和担当

  • 发布日期:2024-11-08
  • 来源:东台日报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是中国行业性节日之一。中国记者节的确立,表明党和国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新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正义的事业呼吁,为时代的前行呐喊。

今天,市融媒体中心的部分记者们从幕后走向台前,交流采访经验,分享从业感悟。现在,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外宣部 林惠军

不经意间,又是一个记者节。

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新闻采访事业,风雨无阻,铿锵前行,一年四季活跃在基层一线……

稻谷飘香,人欢机唱。眼下正是硕果累累的收获时节,行走在田间地头,现代化农业大生产的滚热气息扑面而来。时至今日,全程机械化普及了,种田再也用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对于新闻人而言,随着科技进步、融合发展,我们的传播手段、采制装备同样是“鸟枪换了大炮”。但我总是在想,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和脚踏实地、躬耕田垄的求实作风,永远不会淘汰。这是作为新时代融媒体人的我们提高“四力”,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一以贯之必须坚持和弘扬的。

“埋头苦干”与“抬头创新”,永远是新闻媒体人并行不悖的两大法宝,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习无止境,术业有专攻。融媒体时代,新闻新理念、新手法、新技巧层出不穷,这对基层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努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精益求精出力作、创精品、登大报、上大台……选择了“跑新闻”的事业之路,我们永远是“新”手,同时也不断在成长、在进步!

综合采访部 戴海波

一支笔就是时代的注脚,一个镜头就是历史的追光。作为一名政务新闻记者,我非常荣幸能够见证并记录东台的发展和变化。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人民立场,坚持党媒姓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记录传播市委、市政府最新政策主张。

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一二三四”总体布局,聚焦十大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及时报道东台蓬勃发展的火热场景,生动记录东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篇章。

始终不惧挑战追求卓越,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奔赴最前线,让新闻作品有速度、有深度、更有温度,为政务新闻报道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记者节来临,我和同事们将继续前行,及时准确客观报道,以实际行动践行东台融媒新闻人的初心和使命。

大型活动部 周彭鹏

每一年的记者节,我都会回忆起初入行时的憧憬和向往,那颗初心、那份热爱。

每一年的记者节,我也会用这个行业性节日来提醒自己,保持初心、坚持热爱。

记者节,我相信我的大多数同行或策划着崭新的选题、或奔波于采访一线……记者节是个不休假的节日,记者这份职业更是外人看着风光,家人看着心疼,自己干得辛苦的职业!

今年是我做记者的第20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呢?20年前,我的答案是因为光荣!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为家乡代言,为民生奔走……这每一个字眼都让记者二字熠熠生辉。20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答案是因为责任!城市乡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当你的足迹碰触更多泥土,见证、记录、传播,当你的作品收获点赞、赢得认可,你会发现“新闻人永远在现场”的意义,你会懂得“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的力量,你会真正明白这个职业的责任与担当!

用“四全”践行“四力”,更好的时代成就更好的我们,更好的我们记录更好的时代——感谢初心,我依然热爱!

综合采访部 班雪凡

这几年随着人们对行业性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记者节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记者这个群体也被更多人了解。对于记者,特别是青年记者而言,这无疑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心中的使命感更强。

满打满算,2024年已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10个记者节,从青涩到成熟,从实习生到熟练工,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一路走来感触颇深,最值得庆幸的是,我将青春献给了最热爱的职业。

2019年6月18日,东台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东台融媒发展跨上新台阶,崭新的平台铺在眼前,我从只擅长写报纸稿件,开始尝试拍摄vlog、拍摄电视新闻,再学着制作短视频,与团队合作推出系列融合产品,我看到东台融媒在变得更好,我也在不停地成长。

记者,是“记着”听到的声音,“记着”看到的事实,“记着”抵达的现场。面向未来,我们或将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我将始终坚定党媒姓党,在基层一线践行“四力”,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继续讲好东台故事,传递好东台声音。

电视编辑部 顾春晖

笔尖书写时代荣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是记者也是编辑,从2007年到2024年,不知不觉已经在新闻采编岗位上走过了十七年。十七年,变的是年龄和心境,不变的是初心,忠于正义忠于理想,做时代的记录者。

新闻工作者是挺立在时代潮流风口浪尖上的人,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云突变、迅猛发展的时代。对我而言,不忘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也意味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我的行动和笔触,履行一名记者的职责和使命,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点滴变迁,见证历史的瞬间,传递人间的温情和力量。同时,继续全力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用心用情讲好东台故事,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闻工作者。

广播编辑部 曹坤

作为新闻战线的新兵,我在工作的三年里逐渐体会到新闻工作的深厚内涵与无穷魅力,亲身经历着笔尖和镜头之外的坚韧与精彩、各领域一线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奋斗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炎炎烈日下,亲历施工现场的热辣滚烫;在凛凛寒风中,见证一夜雪无的东台速度;在极端天气里,记录防汛抗旱的东台温度。

在融媒体时代,记者们上山下海、深入一线。有“三头六臂”,也修得“十八般武艺”。一个人就是一条新闻“生产线”。

从新闻播音到出镜记者,从短视频制作到广播直播。工作技能在不断储备,职业角色在不断丰富。演播室和配音间,远不如田野广阔;视频和音波,远不如现场鲜活。

深入一线,传递真相,用文字温暖人心,用镜头记录时代。我们永远在路上!

综合采访部 贾佳

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五个记者节,也是我被理想驱动的第七年。身为一名记者,每年今日,我深感骄傲、倍感荣光。

在刚进入新闻行业的时候,就有老前辈同我分享经验。他说,记者是记录时代的影像机,是基层群众的传声筒,“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从业七年后,我才真切地领悟这句话的真谛。

的确,格子间抓不到“活鱼”,只有“一头汗,两腿泥”,新闻作品才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也只有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才能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作为青年记者,我将继续循着“理想之光”,践行“四力”,不断追寻。站在北海中路想问题,深入车间田头做文章,走进大街小巷找出路,用好作品回应时代的关切,以思考的力量行至更远的地方。

综合采访部 黄伟伟

记者,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是真相无畏的追寻者。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场独特的冒险。我们怀揣着好奇与沉甸甸的责任毅然出发,像无畏的战士探索未知的领域。无论是深入田间地头,还是置身于繁华都市的新闻核心现场,我们都以挖掘背后故事为使命。面对受访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仿若置身其中,感同身受,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把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我们的报道传递给大众。

我们手中的镜头,宛如时间的捕手,精准地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笔下的文字,似灵动的精灵,编织着一个个或震撼或温情的传奇。这条新闻之路注定不是坦途,但当看到我们采写的新闻能在社会中激起思考的涟漪,能推动一些改变的发生,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因为这就是记者的使命,是我们永放光芒的荣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身。

综合采访部 李然

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我是一名电视摄像记者,以镜头为笔,书写着世间万象的诗篇。记者节的钟声敲响,如同奏响我内心深处的乐章,让那些关于镜头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摄像机于我,是灵魂的延伸,是我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每一次聚焦,都是一次深情的凝视;每一次按动快门,都是捕捉时光碎片的魔法。那些或喜或悲的表情、或壮丽或平凡的场景,在我的镜头下汇聚成一部部无言的史诗。在这光影的旅途中,我是永恒的行者,用镜头探索着生活的真谛,用画面讲述着灵魂的故事。

展望未来,我眼中的道路满是希望的光辉。我渴望用镜头揭开更多未知世界的面纱,我希望自己能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追光者,在时代的浪潮中,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推动人类进步的波澜,让每一个画面都成为未来世界回首今日的珍贵宝藏,为人类的记忆长河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综合采访部 韦一

作为一个县级融媒的记者,近十年来的记者路程,我曾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时的手足无措,也有过挑灯夜战凌晨一两点后的身心俱疲;有过文稿、视频完成后的缺憾,也有过早晨三四点出门、晚上一两点回家的经历;有过面对采访对象拒绝后的失落,也见证了贫困户嬗变后的喜悦。我采访过致富带头人,为他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而高兴,也采访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当跟随医务工作者上门服务抗疫治疗时,心中有过顾虑,但我深知,如不深入一线,怎能让观众看到更真实的现场。当为了拍摄登上高十几米的高铁轨道,心中也有过一丝恐惧,而更多的是想记录下更直观的画面……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能够用肩上的镜头,记录自己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能够用手中的笔触,见证自己家乡持续的前进脚步,每每走进基层,把镜头对向百姓,倾听群众心声,记录时代变迁,制作传播鲜活的视频时,心中仍能感受到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那份热血和小小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记者”的意义所在。我要用我的双脚丈量这片红色的热土,肩负职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综合采访部 王智聪

十年记者生涯,我心澎湃如昨。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踏上这条路,就仿佛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冒险。在人潮涌动的街头,在偏远宁静的乡村,我们追逐着新闻的脚步。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聆听着不同的故事,感受着人生的百态。我们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只为将最真实的画面和声音传递给大众。

熬夜赶稿是家常便饭,奔波劳累也从未抱怨,在追寻新闻的道路上,有过困难与挑战,但从未放弃。新闻是时代的镜子,而我们有幸成为那个举镜之人,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历史的瞬间,让每一个故事都有温度、有力量。

十年,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我将继续怀揣着这份澎湃之心,在新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