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非遗"活"起来 | 传承千年的"董永传说"~

  • 发布日期:2022-02-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是历史的真实见证

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堪称一座城市的活态民间历史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是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尤以我市西溪古镇历史最为悠久,地名遗迹最多。

2006年,我市"董永传说"入选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说由来

东台西溪古镇,离东台城三里,为西汉设置。秦前为吴的属地,汉代即很繁荣。

据清代刘积兰《彭城堂笔记》记载:西汉时,山东巢州有一个农女叫张七妹,随父逃荒到东台西溪,见董永卖身葬父,身受苦辛,很为同情,就嫁给了他。家贫无食,七妹把藏在怀中的一张"蚕子"孵化,摘桑叶饲养。

三年后,四乡八镇广为推广。七妹用织绢偿债,操劳过度而逝,遗有一子一女,乡亲们很怀念她,就附会她是七仙女下凡,返归天庭。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情节完整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于董永传说在东台的文献记载,主要有北宋的《晏溪志》、南宋的《方舆胜览》、明朝的《嘉靖惟扬志》、清嘉庆《东台县志》等。

东台西溪一带有关《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地名遗迹有50多处。在西溪南边的古丹阳村,有一"董家垛",为董永的出生地。村南有一"泥灌窑",是董永栖身的寒窑。

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现梁垛镇董贤村的"董孝贤祠",又称"董永庙"。祠堂内至今还供奉石刻董永画像,四时凭吊。

传承发扬

为了保护利用好"董永传说"这一宝贵财富,2009年,我市围绕孝贤文化和爱情传说两大主题,在西溪精心设计和建设了董永七仙女文化园。

西溪景区以仙缘文化和孝贤文化为载体,不断创作出《天仙缘》《寻仙缘》《仙·凡》等精品演出,其独特的历史感、艺术感描绘仙缘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