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销改革 续写强农新篇
——市供销合作总社“十三五”工作回眸
- 发布日期:2021-02-05
- 来源:东台日报
近年来,市供销合作总社在省、盐城市社和东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将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进位争先精气神,突出深化改革主题,抓牢为农服务主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市供销合作总社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社表彰为“先进集体”;被全国总社表彰为“综合改革试点先进单位”;首次进入全国县级社前五强;2019年、2020年获全省县级社综合考评第一名;时堰供销社、三仓供销社先后获得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一个县两家基层社金榜题名,东台市社是全国唯一。2020年年底,受农业系统推荐,东时为农服务合作联社获国家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星级组织”称号,全省仅两家;三仓供销社被全国总社表彰为“疫情防控先进单位”;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主任孟海燕作为全省唯一县级社受邀嘉宾参加中华合作时报“两会云播间”直播,吸引10万多网民在线观看;时堰供销社主任陈礼银作为基层代表参加在京召开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民合作社》等国家级媒体十多次大篇幅报道东台供销社创新举措和为农服务工作。
回眸“十三五”,市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承载改革试点,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承载省政府确定的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省总社明确的4个专项改革试点,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12月18—19日,东台市供销社隆重召开第五届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三会制度”,为全省面上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经验。基层组织的合作经济属性得到初步落实;紧扣“联合、整合、融合”三大关键措施,建立健全东台供销社特色的“双线、双轨、双核”工作推进机制,全系统整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为农服务普遍由物业支持转变为服务支撑,为农服务的实力和能力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市供销合作总社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重塑供销合作社品牌。坚持“党委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农民社员主体,涉农部门联动,社村合作共建”新发展理念,着眼大农业、现代农业,全系统领办较高质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6家,催生出农机作业、统防统治、订单农业、测土配肥、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秸秆综合利用、粮食收烘存储等12种新业态,推行“保姆式”“菜单式”服务,为40万亩农田提供托管,相继叫响了“时堰为农服务模式”和“三仓新农合模式”。两种模式先后被省委《调查与研究》《江苏改革简报》等内刊详细推介,获全国总社和省总社高度评价。推广“时堰模式”写入了盐城市委和江苏省社正式文件,在盐城全域和全省业内广泛复制,并上升为政府行为。农药零差率配供通过两年试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配供体系和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极大地提升了供销社品牌的含金量。发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以自主创办的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吸纳375户“一有三无”低收入农户入社,促进生产自救,增强造血功能。
过去的一年,市供销合作总社积极融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时堰模式”和“三仓模式”产生了新的溢出效应,多个镇区的党委政府积极主动衔接供销总社,对辖区基层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方案。我们珍惜宝贵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大力促进社有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有计划和针对性的探索创建村级供销社,在确保“一院两超三站”等基本功能到位的前提下,重点激发社村共建、庄稼医院、电子商务和劳务合作的新动能,形成了一批契合区域特点的特色服务。在安丰镇五进村、红安村和许河镇东进村,村级供销社的功能已逐步显现,时堰(红庄)、弶港(八里)和新街供销社正在积极落实政府要求,启动相关工作。特别是安丰供销社以村级社为载体,实现庄稼医院全面升级,电商服务全面转型和劳务合作全面展开,一二三产融合和传统农业、特色经济、农旅项目融合的产业联合体形成了一条“风景线”,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和村民们的高度评价。
常态化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大户电子档案和动态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大户签约率达96%,签约大户配供率100%,全年合计配供面积达24.8万亩,配供金额2469万元。同时,积极延伸服务链,联合龙头企业和植保站,建立试验示范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春耕、秋播、绿色防控等开展培训讲座,提供劳务支持。秋播期间,市农资公司出动十多人的拌种小队,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为农户拌种200万斤,收费标准是市场的一半以下,累计服务115名种粮大户。另外,农药废弃包装回收处理工作,市政府已正式行文,回收环节已启动试点。
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发挥保供稳价独特优势。疫情期间,市供销合作总社在认真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防疫物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采购供应。市农资公司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三开启“连轴转”的工作状态,申请通行证、远赴外地采购农药化肥、将农资商品配送到农户门前,为全市春耕备耕提供保障。三仓供销社每天组织订单种植户采收各类蔬菜50吨,调往国内各大市场,为疫情期间的蔬菜市场供应发挥着稳价保供的重要作用。同时,迅速组织物资驰援灾区。东仓为农服务合作联社先后2次捐赠湖北大冶40多吨新鲜蔬菜,帮助组织调运青椒、胡萝卜、青菜等各类蔬菜1065吨,主要调往湖北黄石、大冶、武汉黄陂等疫情严重地区,帮助盐城市政府调运蔬菜17吨、东台浙江商会40吨、三仓镇政府38吨、三仓供销社60吨,彰显出危难时刻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和担当精神。
组稿:周传胜 谢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