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夫妇”同心共筑甜蜜事业
- 发布日期:2021-02-25
- 来源:东台日报
记者 周宴 文/图
又是一年草莓红,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时节。2月23日下午,走进东台镇三灶村刘井、何琴夫妇的草莓采摘棚内,满满的甜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朵朵白色花朵争相绽放,一颗颗娇艳欲滴的果实点缀其中,格外诱人。
“今年草莓大丰收,草莓长得快,一茬接着一茬长。”刘井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每天有超过30位顾客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草莓最贵的时候能卖到35元一斤。由于品质好,附近许多水果店和水果商都到这里订货。订单源源不断,他们夫妇俩也忙得不亦乐乎。
老刘夫妇是河南周口人,均已年近半百。2019年6月两人来到我市东台镇三灶村流转土地10亩,投资建起7个草莓大棚。“当时选择这里,主要看中了位置的优越。”老刘的草莓采摘园紧靠610省道,距离城区仅仅15分钟车程。加上三灶村的土壤水质优良,气候温差适宜,非常适合草莓生长。
据介绍,草莓采摘园一般在9月份左右开始种植,11月下旬开始陆续成熟,到12月底进入第一季的盛产期,次年元旦前后上市,次年2月迎来第二季的高产期,春节前后正是草莓旺季。如果草莓的长势好、口感纯,还可以使草莓的成熟期持续到5月份左右。
“你看,大棚里放了蜂箱,蜜蜂帮忙给草莓授粉,让草莓自然成熟,绿色有机,草莓品质很不错。”为了种好草莓,老刘花了许多心思,全部采用无公害种植模式,所以种出的草莓果形饱满、色泽鲜艳、味道香浓,口感和品质都属上乘,非常受顾客欢迎。
“草莓品种很多,差不多有200多种,我选择的是适合本地种植的大叶红颜。”老刘说,大叶红颜具有甜度高、香气浓郁、耐储性强、产量高等特点,非常符合顾客需求。“摘回去的草莓,找个凉快的地方放上一个星期也没事。”
别看如今种植效果显著,但刘井并非经验老道的草莓种植户。40岁之前他在建筑工地上工作,10年前他毅然辞去工作,尝试种植大棚草莓,并越发看好其发展前景。“目前,草莓亩产约为4000斤,光春节期间,毛利就有5万元左右。”老刘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尽管此前草莓园受寒潮冷冻影响,产量比去年下降了一些,但产值也能达到20万元。
老刘夫妇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还提高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收入,忙时雇附近村民在大棚里干活,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过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