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磊达集团奋进之路从脚下延伸
- 发布日期:2018-12-25
- 作者:韩恒桂 张一峰
- 来源:东台日报
连续多年居东台工业经济排头兵位置,坚守东台纳税企业前10强第一宝座。
20多年重大技改投入无一失误!建材水泥、钢丝帘线、宾馆酒店、造船物流四大支柱产业业业兴旺。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建材百强企业”和“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等称号,“磊达”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集团董事长汤广宏是“全国劳动模范”。
在江苏东台,磊达集团董事长汤广宏的故事,磊达的发展历程,不仅是磊达人,也是全市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全市首屈一指的企业家,汤广宏与时俱进创新创业,成就了一部堪称经典的人生传奇;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成长为全市奉献份额最大的规模企业,磊达的发展,堪称一部令人振奋的辉煌史诗。
任凭风云变幻牢牢把握主动
20多年来,磊达经济总量以“每两年半翻一番”的速度持续推进,主产业水泥产量从13.41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增长76.9倍;销售收入从3313万元增加到54.8亿元,增长168倍;利税总额从124万元到3.87亿元,增长312倍;利润从53万元增加到2.8亿元。
有人说磊达是市场的幸运儿。每次大投入总能赶上发展的好时光。其实,机遇不青睐无准备之人。从分析市场、研究市场,到把握市场、驾驭市场,磊达恰到好处地遵循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汤广宏说:“把准政策导向,前瞻市场走势,发展之路就在脚下。”
1996年,原梁垛砖瓦厂演绎蛇吞大象壮举,接管负债2800多万元的原东台市水泥厂,磊达人没有固守烂摊子,而是借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焕发活力,自筹资金900多万元,对原来的老旧生产线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短短一年,年水泥产量从徘徊在10万吨左右到突破25万吨,企业跃升全市产值过亿元、利税超千万元规模企业行列。省领导批示,东台市委、市政府和盐城市建材工业局相继发文,推广磊达经验。
世纪之交的数年之间,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恰逢磊达水泥度过改制后的最初磨合,步入扩张发展的关键时期。1998年6月,投入2200万元,建成第一条年产30万吨的水泥粉磨生产线,100天时间投产,当年底再投1800万元,建成第二条年产30万吨的水泥粉磨生产线,投产后,正赶上了苏北新长铁路、盐靖宁高速公路的建设机遇;1999年底,投资8058万元上马年产90万吨的群窑大磨水泥生产线,面对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困难形势,所有股东按股本五倍借资建设,奠定了磊达的持续大发展的基础。2002年、2003年,磊达先后投入2.8亿元和2.75亿元,建成两条年产15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磊达水泥产量昂首跨入全国同行十强行列。时任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感慨:磊达在没有资源优势的地区能把规模做得这么大,在全国水泥行业,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自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与欧洲次贷危机相继袭来。磊达以更大的气魄加大投入,奋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这期间,总投资42.5亿元的磊达钢帘线一、二、三分厂相继投入生产,并迅速跨入国内钢帘线产品质量最优企业行列;实施群窑大磨线,新增矿渣水泥产能240万吨;配套旋窑线投资1.2亿元新上了余热发电,取得节能减排良好成效。投资4.8亿元的旋窑水泥三号线开工建设;投资18亿元在安徽无为高标准建成三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形成了水泥生产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
如今磊达产业扩展到建材、钢帘线、宾馆酒店、造船物流、机械制造、金融、现代农业等多领域,每一领域生产经营均处于该业领先水平。磊达水泥全省生产规模最大,年总产量达1000万吨,连续10年资产利润率全国同行第一,在国家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三家民营水泥企业之一;磊达钢帘线在短短数年间迅速赶超同行,产品质量、生产达产能力得到国内品牌轮胎企业和线切割企业的广泛认可;餐饮服务业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档接待场所和服务品牌。健康水会、中西餐厅、宾馆客房持续处于爆满状态,推进了磊达三产服务业业务总量上升15%。
融会现代理念走在时代前列
在红红火火大投入大发展生动场景的背后,是磊达日趋精细,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论水泥、钢帘线,还是餐饮宾馆服务,磊达坚守一个理念,质量比同行好,价格比同档次产品低。磊达水泥好,好在内控标准远远高于国标。检测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3天强度和28天强度,磊达水泥从325到425、525,每个标号强度均高于国标5—10个兆帕。磊达钢帘线质量之所以能够在短短数年间完成了同行企业二三十年方能实现的目标,成为国内知名轮胎生产企业最信赖的供应商,是因为磊达钢帘线在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水平装备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把精品意识落实在每一位员工的心中。与同行企业相比,磊达钢帘线质量管理体系中增加了操作工自检、下道工序反检、半途抽检、轮轮(钢帘线成品半成品计量单位)检测等环节,钢帘线生产从原材料购进到最后产品出厂,有40多道检测项目,二三百个检验数据,层层建立起完整、严格的考核体系,环环相扣的质检关为产品安全出厂构建了一道道铜墙铁壁。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磊达人先人一拍,一手抓技改投入、一手抓转型升级,多措并举突破发展瓶颈,探索企业良性发展之路。水泥生产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瞄准高端市场,持续技改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泥强度,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据测算,磊达高标号水泥比传统低标号水泥售价每吨平均高出70元左右,而能耗、人工成本则下降了40%,这一升一降,大大增强了磊达水泥的市场竞争力。水泥的销售覆盖已从传统的苏北市场为主向苏南、上海、浙江等地拓展。钢帘线生产坚持把企业成长与换挡升级叠加聚合,积极调优生产配置,实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成功开发出超高强度钢帘线,实现了钢帘线从普通强度到高强度再到超高强度三级跳,一举跨入全国同行第一方阵。
总结数十年的经验,融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磊达人探索出富有“磊达特色”的分档考核结算体系。把环保、安全、质量、效益等生产要素分成四档,设立了从集团到各分公司、分厂的多层级督查组织,每周通报发现问题,落实处理情况,按月严格考核奖惩。严密细致的磊达管理源于生产实践,重在责任落实,涵盖了从生产经营管理到工作规范有序的各个层面,落实在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让所有员工共同承担起发展责任。如今,磊达水泥、钢帘线、大酒店等各行业各岗位各项考核一档常态化保持在90%以上,从制度上保证了磊达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同行领先。
坚持以人为本 共建共有大家
企业做大了,汤广宏有了更多思考。发展壮大企业,是企业家的责任,还是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反复思考,反复磨合,结晶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新的理念,打造共有磊达,建设和谐家庭。磊达人反复探讨,形成了新的企业精神:磊达是我家,我为我的家,我爱我的家。
在磊达,数十年间不断通过全员公推的办法选出先进模范,先进模范披红戴花登台领奖,享受包括旅游在内的多项待遇。先进模范同时被纳入后备人才库。与建立人才评选机制相适应,磊达集团为员工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将职工学习单列考核,让每一位员工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提升工作责任,对操作的每个细节烂熟于心,通过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让每一位职工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在磊达,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到十个方面的待遇:上下班享受专车接送;在班期间享受“四菜一汤”免费工作餐;留厂享受星级标准住宿;逢年过节享受礼金礼品发放;工资收入享受同行业同地区最高水平;福利待遇享受国家规定保险待遇,大学生享受学历贴补;对先进员工配送“人才股”享受高额分红;优秀员工享受公司特别奖励,每年外出观光旅游;困难职工家庭享受特困帮扶救济;患重大疾病职工享受平安基金救助。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磊达人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尽力返哺家园,积德行善。先后拿出4000多万元兴办公益事业,为所在镇村铺路修桥,建设镇卫生院住院大楼、镇敬老院老年公寓、镇中心小学图书阅览室、村标准化卫生室,兴建农田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生态防护林。这其中,董事长汤广宏个人捐资额度超过51%。以汤广宏个人名义设立的“磊达奖学基金”,连续三年奖励300多个优秀学子,激励着一拨拨东台少年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汤广宏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江苏省首届“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
“辛勤付出了就能拿到高工资,享受高福利;企业发展了,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买得起房,买得起车,供得上子女上大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员工利益大于一切的宗旨永远不变,共有磊达的信念永远不变!”这是汤广宏对磊达全体员工的承诺,也是打造百亿磊达、百年磊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