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再添生力军

  • 发布日期:2025-05-22
  • 来源:东台日报

三年前的一个清晨,在经济开发区规划图前,王龙超的目光停留在新能源产业园的标注上。当时他不会想到,迈锐福能源科技在三年间成为该领域的标杆。

这家由他创立的企业专注新能源船舶电气化与智能化。十年前,当王龙超还在从事传统船舶动力研发时,内河船舶的黑烟和柴油机的轰鸣让他深感行业转型的紧迫。全球航运业每年3亿吨的燃油消耗,坚定了他改变现状的决心。2020年,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国际海事组织船舶减排标准的推动,让他看到了转型的契机。

“新能源船舶就是航运业的未来,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

带着这样的信念,2022年他来到经济开发区。这里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与他的发展愿景高度契合。依托广州鹏辉能源的产业资源和广西师范大学低碳能源材料实验室的技术积累,迈锐福正式落户东台,锚定让海洋更清洁、让航运更绿色的目标启航。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东台对科创企业的扶持,让创业者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

项目启动初期,迈锐福就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关键时刻,鹏辉能源的数千万元资金注入,帮助企业解决了首期设备购置的难题。与此同时,开发区从创业担保贷款到场所租赁补贴,从人才公寓到知识产权服务,这些“惠企政策”就像及时雨,让年轻的创业团队轻装上阵。

有了资金和政策支持,迈锐福开始专注于技术研发。他们自建电池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速船用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迭代。通过与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成功研发出了防护等级达IP67的船用磷酸铁锂电池,其热失控响应时间缩短至0.2秒,安全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技术突破很快转化为市场竞争力,2024年企业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1亿元。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迈锐福从最初的孵化器“毕业”,转入8000平方米的科技型企业加速器。在这里,他们实现了电池壳体的本地化配套,与行业企业共建电控系统生产线,形成了研发在实验室、生产在园区、配套在周边的高效产业生态。

如今,迈锐福研发的船舶动力推进控制系统已经应用于京杭运河千吨级货船,相比传统船舶能耗降低35%,续航提升20%。企业不仅成为新能源船舶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还参与制定了国家电池动力能源法规,带动了5家本地配套企业加入绿色供应链。

眼下,迈锐福正在筹备二期扩建项目。规划中的50亩新厂区将建设3条全自动模组生产线,总投资达5亿元。到2026年,企业产能将突破10万台套,每年可替换1000艘老旧柴油船,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