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提质 以新促兴 传统产业破茧化蝶焕新机

  • 发布日期:2025-05-21
  • 来源:东台日报

磊达水泥磨装上“节能芯”,润云织机连上“数据网”,远洋管道迈向“智能化”……今年以来,我市以“智改数转网联”为主攻方向,通过绿色转型、数智赋能、创新培育,全面推进建材、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底座。全市344家规上传统产业企业开票销售实现两位数增长,占规上工业总量近30%。

绿色革命重塑建材产业生态。“每一次技改都是一次重生,通过数字化能效管理系统,每年可节约用电1.2亿度,增效超2.3亿元。”建材行业是我市能耗大户,磊达集团作为行业龙头,20年来累计投入100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超30个,水泥产量翻75倍,达1000万吨规模,成为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典型样本。以“双碳”战略为指引,我市先后对19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诊断,掀起行业“技术革命”。

数字蝶变激活纺织智造基因。从“汗水车间”到“智慧工厂”,针对劳动密集型痛点,我市以“数智赋能”为路径,推行“一企一档”个性化诊断,以“小步快跑”策略推动“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在润云纺织智能化车间,5000台喷水织机通过物联网实现“设备说话”,自主开发的质量追溯、能耗监测系统让管理告别“经验主义”,转向“数据决策”。改造后,企业单位能耗降30%、污水排放降50%、用工减少70%,一名挡车工可操控120台织机,每米面料成本下降0.15元,订单交付周期缩短40%。数字化转型使企业突破传统发展瓶颈,7年时间企业织机台数从100台扩增至7000台,开票销售从百万元增长到8.5亿元,涤塔夫系列面料规模全球第一,包装内衬布规模行业第一。

创新驱动锻造机械产业硬实力。“专精特新不是‘小而弱’,而是‘小而强’,我们正通过技术深耕,打开高端市场缺口。”远洋不锈钢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口径不锈钢三通管占据全国12%市场份额,成为中石化、日本森松等巨头的战略合作伙伴,投资10亿元的智能模块项目,将推动产品从“单一零件”向“集成装备”跨越。面对“大而不强”的产业短板,我市机械行业以“专精特新”为突破口,培育出远洋不锈钢、和信石油等一批“隐形冠军”,精密化、专业化成为产业新标签。和信石油坚持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其矿山钻具从大直径硬岩钻具向矿山开采智能装备突破,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伊朗等10多个国家,实现从“跟跑”到“并跑”质变。“市场永远在变,但创新求变的企业总能找到新赛道,今年企业销售可突破3.5亿元。”总经理赵钧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