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堰镇 凝心聚力勇挑大梁 实干担当多作贡献
- 发布日期:2025-05-19
- 来源:东台日报
千年传承,水韵时堰。一方实干争先的发展高地,一片水环绿绕的生态福地,一处幸福宜居的康养胜地。
“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把时堰经济社会发展好,把群众诉求解决好。”时堰镇党委以实干实绩实效诠释着奋发有为的激情、创新发展的睿智和为民谋利的坚守,破浪前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实干:镇域经济逆势攀高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行业下行挑战,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经济运行,经济服务条线同志对全镇63家规上企业按企分工、逐企走访,精准服务、迎难而上,力促全镇工业经济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去年,全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24.3亿元,总量跃居全市各镇之首;今年4月份,单月工业开票销售13.88亿元,增幅45.5%,目标完成率120.7%,均居全市各镇区之首,补回一季度2.2亿元的目标任务缺口数且实现反超。
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位升至第602位,时堰供销合作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丁谢、茂富、双星、存山等四个村获评省卫生村。连续10年粮食稳产6.5万吨,今年上半年将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转型: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绿色发展大潮涌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时堰镇因企制宜,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工艺、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合作重组等五个方面转型升级,力促一批企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逐浪潮头。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投入高端设备,赋能中海产品高端攀升。盛丰科技超前发力,成功实现从美国向欧洲和内销并重的转移,今年前4个月销售同比增长63.5%。正祥金属与南钢集团合作重组,拉开新的发展序幕。新开工建设的量动热工项目,参与完成国省研究项目20多个,剑指全球热工产品品牌。据了解,去年以来时堰镇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总数达41家;获批省专精特新企业8家,总数达17家,今年新开工的3个项目有2个投资超5亿元。
与此同时,抢抓“水运东台”建设的宝贵机遇,推进泰东河时堰内河港功能提升、数字升级,接轨全市“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服务里下河三市七镇不锈钢产业集群;对接国内龙头钢企,投资建立合金材料(长三角)供应链基地,带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深度融合;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新上高端板材精深加工项目,实行合金板材全产业链生产、全流程管控,抢占区域合金材料板材市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民:水韵灵动生态宜居
鉴往知来,深挖千年古镇丰厚历史人文底蕴,讲好水利学家冯道立、雕塑大师吴为山、教师节首倡者邰爽秋、儿童画家赵蓝天等杰出人物故事,让文化基因融入家乡肌理。精雕细琢,推动传统古村落串珠成链、连片保护,积极谋划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创建工作,一体规划设计古街区有机更新,培育乡愁经济新业态,既守住历史根脉,又激活发展动能。
紧扣重点、协同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六大行动,创新推出“村书记走村、网格员进网”党群连心服务模式,以点促面打造“精网微格、乡堰成徽”党建品牌,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推进新时代基层综合治理,建设和谐时堰。积极回应“一老一幼”期盼,加快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今年新投运的水乡人家日间照料中心日均服务80人次,按照省优质幼儿园标准创办的镇公办幼儿园实现教育零距离,时堰中心卫生院在全镇29个村居无人机停车坪全覆盖,智慧就医“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产业链思维锻造新质生产力,以科技与人文双螺旋激活传统基因,凭精细治理传递民生温度。当硬核工业遇见柔软乡愁,这座千年古镇正演绎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时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