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镇 百强镇争进位 重点镇争贡献 城关镇争担当
- 发布日期:2025-05-19
- 来源:东台日报
东亭福地,钟灵毓秀;天仙流芳,文脉源长。黄海之滨扬帆,范公堤畔筑梦,高质量发展勇立潮头;产城融合,宜业乐业谱新篇;民生为本,宜居颐居绘胜景。
胸怀全市发展大局,东台镇正以“百强镇争进位、重点镇争贡献、城关镇争担当”的奋进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在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实践中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做强城关经济培优特色产业
立足“工业强镇、产业兴城”发展战略,聚焦线缆装备、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以链式发展加快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全面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精准把握城市发展脉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协同互促,实现城市品质高标准提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连续六年稳居全国百强镇行列,2024年排名跃升至第77位,工业实时开票销售突破90亿元大关。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成效显著,全镇500多家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活力,新增国家高企1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5年计划新增国家高企15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股改1家,新增销售超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家,全力确保工业、服务业实时开票销售两个超百亿,推动全国百强镇排名再提升2位以上。
东台镇线缆产业园以“专精特新”为引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线缆产业集聚区。园区集聚东沪特种电缆、硕杰线缆设备、联颖科技等30余家优质企业,形成“基础配套—设备制造—线缆成品—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现代服务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科创平台、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产业加速升级,推动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型。德润、吾悦、八佰伴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引领消费新潮流,集聚商气人气;东亭里、七里漾、结发街、串场河风光带等特色街区成为城市新地标,展现主城区独特魅力。美宜佳、美好24小时便利店等社区商业网络完善,便捷服务覆盖全域,构建起“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社区商业”三级消费体系,产城融合活力全面释放。
深化城关治理创优发展生态
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理念,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品质新城。坚持“软硬兼施、内外兼修”,既扮靓城市“面子”,又夯实发展“里子”,提升服务效能,让东台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福地。
构建“五级联动”管理体系,建立镇分工干部牵头、社区工作者落实、网格员巡查、物业巡查员督导、小区物业执行的责任链条,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无死角。重抓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让城市颜值更精致。打造民生服务标杆,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做到“六无一达标”,上官等3村连片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华灶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吕港村创成省绿美村庄。
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园区发展生态。线缆产业园先后与上海电缆研究所、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向企业提供展示交易、研发孵化、加工组装、检验检测、信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为企业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七通一平”。从项目洽谈、落地建设到投产运营,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专人专班全程跟踪,一站式保姆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共建幸福家园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便民服务出实招。深度推进“一老一幼”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更亲民惠民的“5分钟便民圈”“15分钟生活圈”,年内实现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协同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服务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无障碍城市创建。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所有村收入超100万元,带动全镇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社会治理下硬功。紧盯厂中厂、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领域,深化“一件事”全链条治理;聚焦环保交办突出问题,深化环境网格监管体系,坚持“三源”同治;全面提升“精网微格”运行效率,实行“多网合一”“一网通办”模式,及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面守牢发展底线。
保障民生用真情。医保15分钟服务圈网络基本建成。统筹布局18家暖心驿站和5家小哥食堂。深入推进律师、快递、外卖、商圈等行业党建,积极引导新兴领域组织贡献更大力量。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公益岗位安置等方式,切实推进就业再就业。更加关注孤寡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加快构建“全面覆盖、政策集成、精准响应、动态管理”的民生保障服务体系,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