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 敢闯唯实探路开新 项目攻坚勇挑大梁

  • 发布日期:2025-05-19
  • 来源:东台日报

2024年数据看发展

♦ 项目攻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个、新开工12个、新竣工11个。开工率、投资率创历史新高。

♦ 企业培育:销售超亿元企业增至70家、其中超10亿元9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1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 创新突破:获批省级智能制造工厂9家、绿色工厂5家,新增星级上云企业64家。

在“工业强市”首位战略引领下,经济开发区以开工百亿级项目、培育百亿级企业、打造百亿级产业链为战略支点,2024年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销售首超400亿元,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苏北唯一,率先获得零碳园区认证。当前,开发区正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实干争先挑大梁、深化改革激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实践园区建设新篇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招强企引优商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省重大标志性项目——东台联合飞机无人机制造及运维基地3号车间,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无人直升机以及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调试。干净整洁的车间里,一台台无人机在工人的手下逐渐成型,等待“高飞”。

联合无人机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打开了低空经济发展新空间。在开发区,一批批重特大产业项目次第落户、生根开花,为发展低空经济打下坚实基础。领胜科技、润田科技、徕木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企业领跑行业,在精密结构件及电子连接器等门类产品制造上不断集聚优势;以沃特、精玖旺、萨新为代表的一批新材料企业在精密电子特种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热传输材料等方面各具特色;总投资100亿元的智泰储能对标宁德时代新能源技术路线,生产叠片式大容量方形铝壳、软包电芯和圆柱电池,具有轻量化、高安全、长寿命、长续航等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全区可为低空产业提供配套的企业越聚越多,层次越来越高,门类越来越全。

锁定“高精新”,突出“链群配”,开发区不断推动金属材料、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焕新,持续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同时前瞻布局低空经济、6G通讯等未来产业,致力打造百亿企业领航、十亿企业支撑、亿元项目配套的骨干企业矩阵,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

紧盯“五类优质项目”,用好“五种招商模式”,开发区将继续加快突破杰士德装备、联合航空涡轴发动机等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全年新签约项目超20个。紧扣序时主动跟进,力促安钛克汽轮机叶片、星基智能装备等项目快开工,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5个。倒排工期抢工会战,力促德普尔门控、远洋集成管道、金康电子等项目快竣工,全年新投产新闵锻件、美高新材料等省市重大项目12个以上。以打造领胜、天合“双百亿”龙头为引领,培育壮大磊达、科森、智泰等销售超10亿元中坚力量,挖掘新中洲、润田、东富龙等销售超5亿元新增长点,确保全年实时开票销售超500亿元。

攻尖端破壁垒

抢占新质生产“制高点”

紧扣“产业科技创新”核心战略,开发区将企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抓手,系统构建“高企培育-专精特新-股改上市”全成长周期培育体系,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开放合作为驱动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走进经济开发区东区,塔吊林立的建设场景与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交相辉映,总投资50亿元的东台联合飞机无人机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收尾阶段,相距不远的远洋集成化管道项目厂房已经封顶,美高新材料、德普尔门控等多个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厂房建设……

位于人民路两侧的三家工业项目——金康通讯射频连接器、德普尔门控及盛矽光伏网版,正以“你追我赶”之势加速建设,展现出区域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从万米油气井下的超高压战场,到碳中和时代的二氧化碳封存深蓝,从沙漠炼油厂的灼热沙暴到极地装备的冰封禁区,东台新中洲特种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以五大“全球首台套”产品实现战略突围。东富龙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药厂模块跨海远征,世界级冻干机应用从制药延伸到食品行业,食品工程事业部新接的欧洲果蔬冻干生产线订单让蓝莓脆片保留98%的花青素,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夯实了东富龙为全球制药公司提供工艺服务与耗材、核心装备及工程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高质量项目加速集聚创新要素,高精尖企业持续突破核心技术,为全区锻造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未来还将在深化创新转型上打头阵。大力实施高企扩面、专精特新培育、上市企业破零三大行动,全年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16家。推动新中洲与上海交大深度合作,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重点实验室,加快星基上市步伐。滚动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新申报先进级智能工厂27家、卓越级4家。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智能场景、大模型应用和智能产品落地,新上领胜人形机器人、美客数智化装备、展志智能模架等一批重点项目,放大智能与制造叠加效应。大力推进外贸突围,用好专业展会、海外仓等平台,鼓励50家外贸企业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年内外贸进出口超60亿元,争创省内外贸一体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优服务提质效

构筑营商环境“金磁场”

经济开发区深谙“环境创造价值,服务铸就口碑”的发展真谛,全方位统筹土地供给、产能分配与环保指标等关键要素,为优质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通过实施“西区提质+东区扩容”双轮驱动战略,加速形成“东西联动、南北畅达、内外协同”的现代化产业空间体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群高效、服务功能齐备的一流载体平台,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备的产业生态吸引投资者安心落户、顺心经营、舒心发展。

优化布局强配套。全面融入主城区,在功能配套上形成东西互动、南北贯通、内外循环体系。以产城融合思路谋划西区城市功能更新、传统产业焕新,因地制宜打造商贸集中区、科创孵化园、2.5产业带,盘活利用已收储工业资产,改扩建现代化标准厂房,以“微改造”撬动产业集聚、用地集约。

聚合要素强支撑。通过节约集约开发,空间承载力有效提升,可为投资者提供新征用地、盘活存量、入驻标准厂房等多种选择。精准用好产业引导基金,注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让更多的优质项目落地转化、做大做强。同步推进领军人才攀峰、创新团队集聚、技能人才定制,全年新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5个、市级以上创新创业人才项目7个。

政策赋能助企兴。集成东台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20条”等各项奖励政策,推动上级惠企助企措施落地落实,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智改数转、股改上市,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

实干争先强作风。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锤炼严实作风,围绕项目引建、企业发展,切实做到“说到做到”敢担当、“随叫随到”解难题、“服务周到”善作为,以经济挑大梁的过硬成果为全市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