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水文化建设 讲好东台水故事
- 发布日期:2025-05-14
- 来源:东台日报
东台地处里下河腹地,河网纵横交织,水利事业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深厚的水文化底蕴滋养着这片土地。近年来,我市创新推出“水文化+”战略,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历史遗迹焕发新生、文化长廊成为风景线、水文化知识深入人心。
弶港镇三门闸于2023年入选省级水利遗产名录,是我市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该闸是上世纪20年代初民族实业家张謇为挡潮泄洪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建成后,成为当时沿海重要的渔业生产交易集散地,为堤东地区的安全度汛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海滩不断向东迁移,三门闸的作用逐渐消退。现如今,三门闸静静矗立,似一位沉默的长者,向世人诉说往昔风雨沧桑,见证着东台水利事业的辉煌历程。
以小流域系统治理为契机,位于串场河与方塘河交汇处的富安月塘湾,摇身一变成为集西仓桥、转水岛、盐运码头、亲水平台于一体的景观带,让海盐文化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东台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以丁堡河、江海河母亲河复苏行动为契机,我市精心打造丁堡河唐洋集镇段水文化景观,将水文化元素深度融入集镇建设。曾经略显沉寂的母亲河,如今重焕生机与活力,成为唐洋集镇亮丽的生态名片。
沿朝阳河、向阳河、三中沟等地,一条条河长制文化长廊应运而生,治水历史被巧妙融入景观小品之中,成为市民了解水文化、感受治水精神的新窗口。在梁垛、五烈等镇,河长制主题公园的建成,更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对水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为了让水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我市每年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以水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绘画等活动,寓教于乐、以水传情。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和纯真的声音,表达着对水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