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仓镇中学:红色文化赋内涵 精细管理促发展
- 发布日期:2024-09-28
- 来源:东台日报
不久前,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三仓镇中学获得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作为国内教育系统的最高荣誉,盐城市仅有两家单位获得。
在三仓镇中学内,红色楼群错落有致,园林校道相映成趣,随处可见校风校训,耳边传来阵阵读书声。每个教室内除了上课的老师外,最后一排角落里还有一名坐班老师,有的在奋笔疾书备课,有的在批改作业,有的在提醒学生听讲。
最后一排坐着的都是班主任,所有的班主任都没有办公室,教室里那个狭小的角落就是他们的办公区。从清晨到深夜,班主任几乎每时每刻都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
班主任坐班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形成的一项制度。
2010年,为了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同时恰逢学校部分办公室装修,三仓镇中学开始推行班主任坐班制度。执行了一段时间后,不少班主任发现,不仅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课堂纪律变好了,而且同学们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班主任坐班虽然辛苦,但极大推动了班级以及学校的高效管理,这一坚持就是14年。
走在三仓镇中学内,周身都被红色氛围萦绕着,校园里每一条路、每一个园、每一座楼都有属于它们的励志故事。红色广场、红色教育陈列馆、铁军墙等红色文化宣传阵地随处可见,同学们不定期地来这里参观、学习、演讲,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以“红色教育”为引领,学校制作三仓烈士英名录、东台将军录、东台名人录三套展板,不断扩大学校红色内涵建设影响力。依托革命老区优势,坚持五育并举,学校先后获评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2023年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
一手抓精细化管理,一手抓校园内涵建设,三仓镇中学逐步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推门听课,随堂问诊把脉,不断推动课堂效益提升。充分利用“5+2”课后服务时间节点,明确时段的学习任务,抓实作业分层布置,努力做到让所有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差异发展。依托省优质课程基地平台,创办20多个社团,实现学校周周有活动、学生个个都参加。其中,校园内开辟的“农耕园”趣意横生,做到了班班有基地,人人都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