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发绣入选首批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发布日期:2024-07-01
- 来源:东台日报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台发绣入选。
6月27日,记者来到鼓楼中路144号的嘉丽发绣工艺品厂的门市部,国家级非遗“东台发绣”代表性传承人陈伯余和他的几位徒弟正在进行发绣的创作。绣针在工艺师的手中时而上下飞舞,时而纵横交织,在一双巧手中,山水画渐渐显现出雏形。
东台发绣始于唐代,以人的发丝为材料,运用滚、施、缠、套等数十种针法,在布帛上施针度线。与其它刺绣工艺品相比不腐、不蛀、不褪色,具有古朴典雅、苍润秀丽的风格,被誉为“东方一绝”。多年来,东台发绣凝聚了一批批匠人的智慧才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较强的地域特色,已成为东台文化名片。
陈伯余是国家非遗“东台发绣”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发绣设计及工艺制作40多年,先后获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等多个荣誉称号。1991年,陈伯余主办东台嘉丽发绣厂,创新研制出彩色发绣、双面发绣、微发绣等,先后获国家级金奖30多个,20余幅发绣艺术精品先后被北京宋庆龄基金会、江苏大剧院典藏。多年来,陈伯余重视发绣技艺的传承,先后培养绘画设计、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等各类人才50多名,培训绣娘400多名。“非遗的传承对于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青少年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陈伯余高兴地说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东台发绣,并喜爱上这一传统文化,他的职责就是传承好这一传统工艺,助力东台发绣这一文化瑰宝不断焕发生机。
据了解,为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体系,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选取传承基础深厚、地域特色浓厚、传承群体广泛、发展前景良好、示范效应显著、品牌影响深远,能够促进文旅融合、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的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按照振兴传统工艺有关要求,我市将采取针对性振兴措施,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发绣焕发新的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