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谨防“猝死”事故发生
- 发布日期:2024-04-26
- 来源:东台日报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中,猝死事故时有发生。记者采访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解读猝死原因、预防方式等。
去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3500余人次,主要以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病例为主。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沈小梅表示,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这类人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做好体检,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一定要警惕,提前做好检查干预,可以做一个冠脉CT看看血管病变有没有问题,如果说血管已经有问题,要尽早开始吃药,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以后才去关注。
沈小梅表示,近些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可能主要与他们的工作压力、高脂血症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发生急性心梗的年轻患者,猝死的风险可能会更大。”沈小梅解释,年轻人的血管相对比较光滑,不是属于慢性缺血状态,出现血管闭塞后,代偿功能没有建立起来。“缺血引起的心率不稳定,发生猝死的风险更大,所以年轻人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当前,市人民医院建立的胸痛中心,可及时鉴别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的高危胸痛,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据悉,去年,市人民医院开展急诊溶栓37例,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手术1117例。去年下半年开始,急性冠脉综合征以急性冠脉介入诊疗为首选再灌注策略,截至目前,共开展急诊冠脉介入诊疗60余例,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手术约350例。
有病要治,无病要防。沈小梅表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东西不要太油腻、太咸,不要抽烟喝酒,不要长期熬夜。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切勿大喜大悲,同时,注重保持一定的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