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463人 引进高校毕业生4587人

我市全面落实就业人才和助企纾困系列政策

  • 发布日期:2024-11-08
  • 来源:东台日报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就业省考指标、服务企业用工、稳岗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据悉,今年省高质量考核“城镇新增就业”指标调整为“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我市就业人口统计上报数和自然减员数为盐城最高,对指标完成非常不利,压力巨大。市人社局发挥牵头协调抓总作用,全年安排稳岗促就业资金4.06亿元,全面落实就业人才和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根据省人社厅审定,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463人,完成数、完成率、贡献率均居盐城第一。

先后举办了新春“1+16”联动招聘、“五一”、夏季人才、金秋引才用工等各类招聘活动。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结合高校专业设置,精心绘制赴外引才地图,为企业定制西北线、安徽线、河南线、上海线、省内线等5条引才专线,组织晶澳、天合、智泰、磊达、富乐华重点企业开展校园行招聘活动52场次。据统计,今年以来,推广“四位一体”招聘模式,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29场次,发布就业岗位5.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超2万人次。

有效落实“降、返、补、贷”等惠企政策,减收失业保险费1.1亿元,对4156家用人单位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905万元,惠及职工6.04万人。大力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东台政策,兑付大学生和专门人才政策资金7178万元,为58户企业授信“苏岗贷”2.08亿元。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462个,吸纳青年参加就业见习883人。向2.2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23亿元,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10个,兜底帮扶117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上岗服务。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依托省级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东台农商行基层网点、各镇区人社服务中心,建立65个覆盖全市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点,累计帮扶32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地就业。推进“百人百企”挂钩行动,人社系统干部职工挂钩全市600多家工业企业,开展政策宣讲、用工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提振发展信心。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积极推动产业、人才、财政等政策和就业政策同频共振。今年截至9月份,我市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458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5%,引进人数和完成率均列盐城各县(市、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