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熟地熟情况熟 明法明理明是非 “法律明白人”兜起群众身边事铺就法治新底色
- 发布日期:2023-09-16
- 来源:东台日报
客商收菜恶意压价怎么办?申请宅基地审批条件需要哪些……田间地头、乡里邻里、生产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寄希望在厚厚的法律法规书本中精准找到答案,对村民来说不免有些麻烦和费脑子。这时,随时找得着、用得上的“法律明白人”就发挥了大作用。
近年来,我市聚焦基层治理,以强队伍为抓手,通过健全机制、部门联动、教育培训、督导激励等方式,积极发挥基层“法律明白人”在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等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城乡善治”不断深入,持续擦亮“善治东台”金字招牌。
提及“责任田”里3个小组、600多位村民的家庭情况,杭芳如数家珍。作为梁垛镇临塔村的“法律明白人”,她每天奔波在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的路上。为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她愣是将自己变作了一个“移动工作站”。一个人、一张嘴、一双“铁脚板”,一本本子、一支笔、一颗“赤子心”,就是这座“移动工作站”的全部。
法治是抽象的,怎么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法律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需要“法律明白人”想办法、动脑筋。对于杭芳而言,她的工作“法宝”就是以心贴心,用与村民“拉家常”的方式,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比如村里办喜事,村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我会应景地提醒大家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以及违法后会面临怎样的后果。”杭芳说,如果上来就讲法律、说条例,老百姓心里有抵触,普法效果也会打折扣。
在基层,大部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都是在日积月累的摩擦中形成的,“法律明白人”贴近群众生活,了解来龙去脉和历史根源,更有助于矛盾纠纷解决。这一点,长期深耕一线的“法律明白人”、富安镇九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海峰深有感触。“村民间的问题绕不开婚姻家庭、老人赡养、网络诈骗、土地占用等,知道了前因后果,再从法、理、情入手沟通调解,问题才更容易解决。”马海峰说。身为一名“法律明白人”,马海峰常笑称自己像极了一支“润滑剂”——村里面有些人思想比较顽固,就通过普法来“润一润”,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邻里间闹了矛盾、结了疙瘩,也要帮他们来“解一解”。如今,村民们遇到赡养问题、邻里纠纷等矛盾,都愿意问问这位“对症下药、精准开方”的“马书记”。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就是要让老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要以法律来“富脑袋”。“法律明白人”无疑打通了法治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市将继续号召全体“法律明白人”下沉参与基层法治实践,充分利用好“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做好纠纷沟通双方“中间人”、矛盾调解“解铃人”、服务群众“贴心人”,织好农村法治宣传大网,夯实社会治理法治根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