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小切口解决儿童疝气大问题
- 发布日期:2023-08-04
- 来源:东台日报
日前,市人民医院一天成功完成两台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这是该院在该项手术技术上的突破。
据悉,不到两岁的逸逸于3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双侧腹股沟处有一肿块,咳嗽或哭闹时明显,平卧后肿块消失,经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诊断为“双侧腹股沟斜疝”。和逸逸一样,7岁的乐乐一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有个小包块,用力时包块明显,睡觉时就消失,因无明显不适未予重视。近日,乐乐开始出现坠胀不适,父母遂带其到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经检查诊断其为“右腹股沟斜疝”。
当天,在南京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杜宝峰教授的指导下,该院麻醉科、普外科手术团队协作,为两名儿童开展单孔腹腔镜疝镜下疝钩针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较而言,该手术术后伤口更为隐蔽、美观,且第二日便可出院。
普外科主任何江介绍,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嵌顿疝,导致嵌顿器官坏死。有的疝会带着肠管进入阴囊,导致睾丸缺血、坏死,可严重影响生育功能。传统小儿疝气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处切开约1.5—2厘米长的小口,找到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如患儿存在双侧疝气,需要在双侧分别开刀。“腹腔镜手术切口仅0.5厘米左右,且一个切口可解决两边问题。”何江说,医师利用腔镜能更清晰地看到内部结构,最大限度避免误伤精索,还可以发现隐匿性疝并一次完成手术,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手术时间短,患儿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何江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宝宝腹股沟处的肿块不能回纳,宝宝出现异于平常的哭闹、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呕吐等,就需要警惕,此时可能是疝气发生嵌顿,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