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镇:生态福地得天独厚 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 发布日期:2023-11-04
- 来源:东台日报
85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成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本。
234平方公里金土地丰饶富庶,描绘平原森林、沿海湿地、候鸟天堂壮丽画卷。
大美弶港,生态港湾,一处得天独厚的生态福地,一片绿色崛起的发展高地。
“为党为民、有你有我、创先创优”。迈入新时代,弶港镇党委政府率领全镇人民弘扬新时代红帆精神,昂扬争先激情,焕发奋进斗志,谋得深,干得实,走得稳,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用“生态碗”装“绿色饭”
独特的生态优势、丰蕴的资源优势是弶港最大的发展优势。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生态环境系统,平原森林、沿海湿地、候鸟天堂,三张生态“金名片”垫厚生态底蕴。
回望历史,弶港人祖祖辈辈以渔为业。沧海桑田春色换,物换星移几度秋,从“洗脚上岸”到绿色发展,弶港人在时代变迁中转换理念,走在前列。特别是走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精心呵护自然环境,自觉践行“两山”理念,昔日海边渔村,一步步变迁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来弶港,您可以攀上条子泥大堤,听海风,看海潮,观海鸟,享受沿海湿地风光。你可以钻进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听林风杉语,享岁月静好,在天然氧吧里润肺养生。你可以领略“一线潮”“两分水”“三水滩”“红滩涂”“潮汐森林”的神奇壮阔,分享鸟中大熊猫——勺嘴鹬、野生麋鹿等精灵世界的脉脉温情。你还可以寻访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巴斗村、秘境东沙岛、诗意蹲门湾,体验“大海沐日”“天空之镜”“纯净星空”“落霞群鹜”“中国红”等壮丽景观……
从“卖海鲜”到“卖海景”
独特的海域,广袤的土地,孕育出独具黄海特色的渔家风情和农耕文化,从“天下第一鲜”文蛤到可口鲜脆的黄泥螺,从小麻虾到大对虾,从大黄鱼到银鲳鱼……四时小海鲜多达上百种。从比糖甜一百倍的甜叶菊到清脆甘甜的东台西瓜,从尖南莴笋到新东苗木……汇聚东台特色农产品资源。从“卖海鲜”到“卖海景”,弶港人以融合发展理念放大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联动发展。
渔旅融合蓬勃发展。古老的渔村融入现代元素,红色文化、渔家文化、农耕体验,串点连线汇成独特风韵。看海潮、观海鸟、品海鲜,住渔家、享渔趣、游渔村……一站式领略黄海风情。
现代农业接二连三。高标准创建瓜菜、甜叶菊、葡萄等特色种苗中心,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工程。重点发展特色餐饮、渔家民宿、田园采摘等,充分释放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价值。协同建设“东台大粮仓”品牌矩阵,“弶港文蛤”“弶港泥螺”“弶港甜叶菊”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组建海鲜、瓜菜产业联盟,构建以“弶港海鲜”为代表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标准综合体。
以“新颜值”靓”新生活”
老镇区更新成新“客厅”,旧渔村打造成新“花园”,老村庄建设成新“人家”。
黄海明珠璀璨“弶港”、“八里”风洼甜蜜人家、海韵渔趣风情“巴斗”,新景新貌惊艳呈现。
以打造海滨风情小镇为特色,以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为抓手,扎实开展集镇有机更新,推动集镇功能重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统筹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景观等建设项目90多个,改造提升主街道,建设特色街区,实现老镇区脱胎换骨的“蝶变”。因地制宜构建舒适便捷、层级叠加的“镇村生活圈”服务体系,超市、农贸市场、银行网点、物流服务点、学校、医院等各种便民生活服务场所日臻完善,既“圈”出了百姓生活的新便利,也“圈”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