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东台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登)
- 发布日期:2023-01-04
- 来源:东台日报
——2023年1月3日在政协东台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邱海涛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在中共东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按照中央、省委和盐城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党政中心工作,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高站位厚植忠诚本色,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上取得新成效
立足把理论武装作为铸魂之要。将迎接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各委、组、界别参加专题学习会议,引导广大委员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确保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刻进骨子里、融入血液中。健全和完善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主席会议带头学、常委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集中学等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委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年来,市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集体学习26次,举办专题讲座2次,委员集中学习培训2次,各小组、界别开展座谈学习120余次。
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立身之本。坚持政协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年初将工作要点报市委研究审定后实施,定期汇报党组全面工作和党建专项工作,始终做到在市委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紧扣市委决策部署谋划推进政协重点工作,先后深入相关部门单位57次,摸排基础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切实做到市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委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坚持把委员读书作为政协之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委员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指示,开展“书香政协·尚读东亭”主题读书活动,在市图书馆专门设立“政协委员书吧”,推动广大委员把读书作为协商议政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全年举办大型读书分享活动4次,开展界别集中读书活动80余次,动员委员撰写心得体会225篇,持续推进“书香政协”建设走深走实。
二、聚众智深耕主责主业,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上作出新贡献
靶向发力赋能产业升级。2022年,我市成为苏北唯一的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单位。市政协首次议政性常委会议将聚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作为协商议题,在组织常委、委员视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一中心、一走廊、一基地”建设、分类实施“智改数转”、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等对策建议118条,不断叫响我市科创品牌。第二次主席会议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资政建言,从重大项目招引、产业集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形成专题调研报告6篇,提出意见建议82条,助力壮大我市主导产业。聚焦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组织委员开展12次界别协商和对口协商活动,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协商议政成果。
积极建言推进城市更新。第五次主席会议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30多名委员分别从空气、水源、土壤三个方面开展视察调研,提出的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多维度监管体系、坚持“歼灭战”与“持久战”相结合等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采纳。第六次主席会议选择城市社区功能完善为议题,邀请民政、组织、住建等部门到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助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尽快提档升级、更好服务群众。积极发挥政协跨区域开门协商作用,主动赴兴化市调研东兴高速建设情况,积极沟通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一年来,我们还聚焦断头路疏通工程、公共停车场建设、城市扬尘管控、浒苔绿潮联防联控等工作,组织开展15次专题协商活动,促进城市环境从外在形象到内涵品质的不断跃升。
精准施策服务文旅提质。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召开第四次主席会议,分条线调研大丰区、建湖县和我市各重要旅游节点,提出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IP”、加大我市“形象营销”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等建议,积极为我市示范区创建献策支招。为进一步擦亮东台发绣这一文化名片,我们主动就发绣产业发展情况深入思考、积极建言,形成的《强化政策性扶持引导,做靓国字号非遗品牌》的建言材料,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专门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扶持引导,增强发展活力,保护、传承好国家级非遗品牌。
三、多举措回应群众关切,在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新作为
协商议事聚民智。进一步推动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增效,累计建立25个委员履职党支部,推动316名三级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基层,议群众身边的“小事”、谋服务民生的“大事”。一年来,我们围绕银企协作共赢、关爱留守儿童、村庄亮化工程推进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议事760余次,切实帮助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农业农村界和三仓镇联络组围绕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的协商议事活动成果,被省政协采用,并在《新华日报》头版文章中予以报道;溱东镇联络组开展的“办好专业合作社,拓宽乡村振兴路”议事活动,在交汇点和人民日报媒体公众号上进行宣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协商议事工作“四个一”工程的实施方案》,全年打造协商示范点12个,选树优秀召集人12人,宣传委员典型16名,推出精品协商案例10个。
提案办理凝民心。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共审查立案委员提案223件,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221件,占比99.1%。建立健全全方位统筹协调、全周期闭环管理、全过程互动协商的提案工作机制,得到省和盐城市政协领导的充分认可,在省政协提案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举办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双向民主评议活动,邀请提案人和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对提案和提案办理进行无记名评分,进一步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年度重点提案,并以此推动其他提案办理提质增速,《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建议》《关于推进全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一批提案办理扎实、成效明显。
反映社情解民忧。围绕选能人,组建新一届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队伍,邀请24名各行各业优秀代表担任特聘信息员,遴选2名事业人员到社情民意信息中心任职,不断充实工作力量。突出提能力,举办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进会,邀请省政协和盐城市政协领导到会作专题辅导培训,着力提升工作素能。立足聚能量,充分引导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围绕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聚智聚力、建言献策,累计向盐城市政协和我市相关领导、部门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67篇,被推荐给省政协52篇、全国政协9篇。
监督评议惠民生。第三次常委会议聚焦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展视察监督,先后组织各工作组、联络组开展分线视察25次,参加委员和界别群众360多人,并邀请市政府领导到会通报项目进度、听取评议结果。把服务好“一老一小”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事项,先后赴苏州常熟市、南京秦淮区考察学习,并深入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调研,形成的《打造“一老一小”服务升级版,提高“幸福东台”市民首肯度》调研材料,在介绍现状、分析不足的基础上,从优化顶层设计、扩大服务供给、突破要素瓶颈、深耕产业经营等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点赞。此外,我们还就基层医保经办服务平台建设、区域医疗高地打造、镇区信访“人民满意窗口”创建等工作,与职能部门开展对口协商,为相关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出谋划策。
四、全方位深化团结协作,在广泛凝聚各界共识上交出新答卷
互动交流拓广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与港澳台侨界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加强与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委员的沟通交流。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广泛听取意见,积极反映诉求,造浓在交往中增进感情、在交流中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联系群众有温度。持续开展“三走进一联系”活动,动员委员进村入户,累计走访群众2000余人,让“政协离得很近、委员就在身边”成为广大群众的真切感受。扎实推进“企业大走访”活动,积极宣传减税降费、转型升级、稳定就业等各类惠企政策,协调解决物流运输、用地审批等问题7件。机关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围绕破解疫情期间农产品运输难题,邀请交通、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出主意、想办法,实现农产品应销尽销。支持“九三亮康”惠民行动,全年送医下乡318村次,筛查眼疾8563人次,成功实施补助性白内障手术705例。举办首届“情系教育?委员助学”活动,为50名成绩优异学生发放奖学金,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存史资政增热度。新建文史资料室,对《东台文史》《东台政协志(1949—1999)》《走进西溪》《东台佛缘》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整理,为文史专家和爱好者提供研究新空间。进一步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推动政协文史资料从书斋走向大众,累计向图书馆、文博馆、校园、社区和委员赠送文史资料和各类书籍2000余册。
五、固根基加强自身建设,在推动委员履职尽责上谋求新突破
明责任,让委员“动”起来。把知情明政作为委员履职的前提,累计组织界别、小组开展研讨交流76次,邀请常委、委员参加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活动480多人次,真正做到“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制定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对议政建言、提案、社情民意和协商议事等工作表现优异的单位和委员予以表彰,努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委员队伍。
建载体,让效能“提”起来。组建新一届政协专门委员会,健全完善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专委会、专委会联系党政部门以及小组、界别制度,着力增强政协工作的专业性、系统性。统筹委员界别属性和区域属性,将294名委员划分为6个市直工作组和19个镇(区)联络组,明确组长、副组长和联络员,并定期组织委员开展学习交流、视察监督、走访调研等活动,推动委员更加主动、高效履职。
立规矩,让作风“优”起来。强化管党治党、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三个主体责任,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接受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积极营造团结进取、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努力构建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协商能力建设年”活动,推动机关人员强化“一线”意识,干出“一流”业绩。
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政协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盐城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九个新格局”,重点围绕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转型提升和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台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学而思、起而行,忠诚担当再建功。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捍卫、忠诚践行“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办“学思践悟二十大、携手共绘同心圆”系列活动,组织各委、组、界别和广大政协委员开展学习研讨、专题宣讲、委员读书、视察调研等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并与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学习、贯通起来理解、统筹起来落实。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及时汇报政协党建工作、协商计划、调研成果和重点工作安排等,始终做到在市委全面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市政协党组、机关党总支、履职党支部建设,以党建工作高质量,保障和推动政协事业发展高质量。
二、谋实招、求实效,服务大局再创新。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制胜新赛道,勇当排头兵”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切实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努力谋求新的更大作为。围绕加快重大项目招引、推动企业上市、强化人才支撑等重要议题,组织开展系列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活动,努力提出更有价值、更有分量的建议,助力构建产业能级跃升新格局。围绕推进低(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创建“三美一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生态河道、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质效等热点议题,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充分听取各界意见,力求形成更多高质量建言成果。
三、听民声、解民忧,增进福祉再助力。主动聚焦教育卫生、城建交通等民生关切,就城市有机更新、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议题,广泛调研建言,助推广大界别群众声音更多地转化为党政工作的具体举措。深入推进协商议事工作,立足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帮助群众纾困解难。健全完善党政负责同志和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深化提案办理“双向评议”,实现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升。常态化组织各工作组、联络组视察评议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实事项目更贴民意、更暖民心、更惠民生。
四、奏合唱、聚合力,同心协力再奋进。积极构建委员为点、界别连线、小组成面的“点线面”立体宣讲体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进一步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加强与九三学社、工商联和社会团体的联系,深化与外地东台商会的联络联谊,广泛汇聚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机制,加大对外交流交往力度,上门“取真经”,扩大“朋友圈”。举办走访外地东台籍名家、名医、名师、名人的“访四名”活动,邀请他们回家乡视察调研,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文化和文史工作聚人心、强信心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围绕我市“三相”文化、王艮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文化阵地建设等调研协商,启动《东台非遗》《东台盐官》资料收集工作,持续增强东台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做好《东台政协志》史料收集和整理编撰工作,充分展现20多年来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历程。
五、强根基、固根本,踔厉奋发再争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盐城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彰显专门协商机构重要作用,把“双向发力”落实好,把“三大职能”履行好,不断提升政协工作质效。按照省和盐城市政协部署要求,着力推进“数字政协”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委员作为各界精英人士、各行杰出代表的优势,举办“委员讲堂”活动,邀请常委、委员围绕各自专业技能、学习调研、兴趣爱好等作专题讲座,努力营造互为师生、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开展年度集中培训和分级分类培训,引导委员在政协工作中履职尽责、在本职岗位中建功立业、在界别群众中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