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凝聚“她力量” 闪耀“她美丽”

  • 发布日期:2022-03-08
  • 来源:东台日报

创新创业有她,热心公益有她,爱岗敬业有她……在逐梦的实践中,无数的“她力量”汇聚在一起绽放出耀眼光芒。新时代赋予新使命,她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巾帼力量,竞展芳华风采。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她们,倾听最美故事,传递爱与力量。

余小娟:母婴健康呵护者

记者班雪凡/文杨阳/图

“我喜欢宝宝粉嫩的皮肤,水汪汪的眼睛,灿烂阳光的笑脸。像迎接初阳那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让人充满期盼和喜悦。”每当有人问起为何会选择这份职业,母婴护理师余小娟总会这样温柔地解释。

2016年余小娟步入母婴护理行业,机缘巧合下她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母婴护理技能提升公益培训班,丰富的课程内容、专业的师资团队,逐渐加深了她对母婴行业的兴趣。此后,余小娟选择留在“好苏嫂”深入学习高级母婴护理、小儿推拿、催乳师等技能,凭借过硬的技能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余小娟很快成为“好苏嫂”母婴护理中心的实力担当。

数年如一日的服务,让余小娟收获好评无数,每次服务结束回家时,宝妈们都舍不得与她告别。在这些年的工作中,特别感人和最惊险的一次经历让余小娟至今记忆犹新……

202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余小娟像往常一样抱起刚睡醒的婴儿准备喂奶,护理经验丰富的她发现,平时比闹钟还准,到点就哭闹要吃的宝宝今天却十分安静。妈妈夸宝宝乖,余小娟却警觉起来,摸摸小手并不发烧,也不转头找吃的,她建议立即就医!一开始家人只带着婴儿在小区门诊简单看了一下,听说没问题后不以为然地放松下来,但余小娟坚决要求家长陪孩子到市人民医院就医。她耐心解释道,婴儿出院前曾有轻微感染,现在体温不升反降,手脚冰凉,不排除败血症的可能。在余小娟的再三坚持下,孩子送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表示情况紧急,需立即送上级医院医治,一家人这才紧张起来。经过十天的治疗,婴儿逐渐恢复健康,妈妈的脸上也露出笑容,激动地表示,小娟就是孩子的干妈。服务结束后,一家人还送来一面锦旗到“好苏嫂”家庭服务中心以示感谢,直到现在余小娟和他们仍亲得像一家人。

就是在这样耐心细致的工作学习中,余小娟的技能逐步提高。才到公司第三年,她参加市妇联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就获得了母婴护理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收获喜悦的同时也是她任重道远的开始,她用专业规范的护理知识,悉心照顾每一位婴儿和母亲的饮食起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坚守着这份职业的操守。“月子里她会依着我的胃口帮我做饭,喂我吃饭,还会帮我揉腿,比我爱人都细致。”曾被余小娟照顾的宝妈崔女士说道。

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余小娟还不忘帮助别人,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新学员练习技能。大家都夸余小娟工作认真负责、贴心周到,她总是谦虚地说,干一行,爱一行,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月嫂本应恪守的道德准则。

杜亚琴:千家万事协调员

记者陈美林文/图

在三仓镇联南村党群服务中心,一间挂牌为“杜亚琴家事调解室”的房间内,过一阵子就会传出激烈的争论,抑或是声泪俱下的哭诉声。其中,一个或是安慰开导,或是据理力争的女同志是常客。她,便是该村党总支书记、调解室负责人杜亚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纽带,家庭和谐,社会才会稳定。婚姻家庭纠纷调处是杜亚琴在联南村工作这么多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杜亚琴家事调解室成立于2021年4月,是在先前老娘舅工作室的基础上,整合妇女儿童工作成立的调解工作室。在这个工作室,有几个新鲜的名词“红橙黄蓝四等级”“三四五调解法”,它们便是工作室成功调解一起起家庭纠纷的适用密码。

“红橙黄蓝四等级”是婚姻家庭纠纷调处流程图,公布在调解室的墙上。通过该图,可以看到蓝色等级是提前调和的纠纷,橙色等级是需要到村部调解的纠纷,而红色和橙色等级就是需要上级调处的矛盾。杜亚琴介绍,到目前,他们调处的婚姻家庭纠纷没有一起上升到红色和橙色等级。

“三四五”调解法则是杜亚琴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的一套经验。在她看来,婚姻家庭纠纷能够在日常中“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就能在萌芽中迅速化解。为了更好地“早介入”,杜亚琴调解室建立“三心”服务、“四联”机制、“五微”工作法。

也正是在这个调解室里,一起起婚姻家庭纠纷,从面红耳赤到互相理解。小夫妻为照顾孩子的事儿吵架了,杜亚琴稳定双方情绪,分别耐心劝导,让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丈夫向妻子道歉,自己这些年没有考虑到妻子工作家庭兼顾的辛苦,表示以后会共同维护好家庭的和谐发展。婆媳为孩子用尿不湿还是尿布的问题闹开了,杜亚琴他们兵分两路,一个多小时后,婆婆媳妇隔阂消除两人言归于好。子女“扣押”老人医保卡,老人哭诉到了杜亚琴这儿,杜亚琴讲理普法相结合,让子女认识到自己做法的不对。

没事常到村民家转转,定期走访调解家庭,一起起“家长里短”,消弭在萌芽阶段;一段段和谐故事,就此产生,联南村的百姓们对杜亚琴的信任与日俱增。

让杜亚琴自豪的是,这些年来,她调解的家庭纠纷,大多当天就能解决。虽然这些纠纷是一些常见的小矛盾,然而在杜亚琴看来,正是这些小矛盾的化解,才防止了大矛盾的产生。

而今,在调解室的基础上,杜亚琴还定期召开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婚俗改革、移风易俗,杜亚琴在努力着。建设更加和谐的新农村,是她的使命,她的奋斗目标。

万堃鋆:行业领域弄潮儿

记者陈美林文/图

“能否把团队带到我们这儿来?”“我很看中你们的技术。”3月1日,在江苏美客鼎嵘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堃鋆和客户交谈甚欢。订单、团队、人才,他们频频提及这样的词语,这些正是万堃鋆最为看中的。

1982年出身的万堃鋆是东台本地人,虽然刚及不惑之年,却已经驰骋商海十余载。2006年,参加工作才两年,万堃鋆就毅然投身创业的大潮,在上海创立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即上海美客铝制品有限公司。一边经营、一边思考、一边突破,从不止于现状的她,自打办了企业,就仿佛有了使不完的劲儿。谈客户、跑订单,每一笔生意,都凝聚着她的汗水和智慧。

爱拼才会赢,她是这样做的。此后的几年内,她一步一个脚印,公司滚雪球般发展壮大。在国外,她成立了美客澳大利亚公司、韩国美客铝制品有限公司;在国内,她先后创办上海华鋆美工业铝型材有限公司、上海集岳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越然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琼娇工贸有限公司。

对发展,万堃鋆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始终走在技术前沿,才能在市场上分得自己的那杯羹。

随着美客规模和团队的日益壮大,家乡人注意到了这位从东台南沈灶走出去的商业女强人,并向她抛去橄榄枝。一方面是招商政策和热情的态度,一方面是故土情结,2019年,总投资10亿元的美客鼎嵘智能装备项目落户东台经济开发区。

这次回到家乡,万堃鋆将集团上海2家工厂以及南京、安阳入股的2家工厂集中整合到了东台。整合,意味着集中力量大发展。专注于精密电子、新型显示、半导体等高端设备研发制造,美客要么不出手,出手即是业内第一。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实现全自动在线测试设备硬软件国产化、VCD设备国产化及化学电池行业物流线国产化的企业,美客拥有数十项工艺装备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多项填补国内空白。

而这些,万堃鋆并不满足,也不敢懈怠。“你不前进,别人在前进。只有走在最前头,生产别人不能生产的,才能赢得市场。”万堃鋆表示。为此,她将大笔的资金和精力用在了研发上,每年2000万元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的生命力。在企业车间,一台已经装备好的设备,是万堃鋆目前比较自豪的。这台耗时三年、投入研发费用1000多万元的机器,是国内唯一可以生产10.5GHpcp的设备,目前已经被京东方采购。

今年的订单早已排满,万堃鋆又在为明年的订单忙碌了。这次她将目光瞄准了3C行业,想做液晶半导体。寻人才、寻技术、寻合作,她在奔波,在努力。

“虽然企业落户家乡了,但是每年在家乡的时间还是很少,大多数时间是在出差。”万堃鋆笑言,自己的工位,在出差的路上。

高烨:文旅融合多面手

记者班雪凡/文杨阳/图

提起高烨这个名字也许大多数人并不认识,但联想到那位笑容甜美,语调轻柔,留着顺滑的蘑菇头,活跃在景区一线的漂亮“小姐姐”,东台老百姓一定不陌生。一直以为她只是一名导游,其实她还是一个“导演”。

“现在举办一场活动,从策划到沟通再到执行,我全程参与。”高烨说,回忆自己与公司共同成长的这几年,她一直在跨界,也一直在成长。

大学毕业后,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烨在盐城一家旅行社工作,偶然的机会看到东台全域旅游公司对外招聘,高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报名表,很幸运,她成为了全域旅游公司的第一批员工。那时候她的主要工作是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地接工作和政府重点政务团体接待等,工作内容相对传统单一,专业出身的她很快就胜任了各项工作,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2019年,文旅融合发展澎湃而来。新时代浪潮下,高烨和同事们也迎来转型,工作性质开始向文旅推介、大型节庆活动、策划执行等方面跨越。“我们乘势而为,举办的很多场具有代表性的活动都被央视报道。”高烨说,文旅融合发展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和挑战。之前只需单纯地对接旅游团队,根据客户需求把活动内容无缝串联好。当旅游活动被赋予地方文化后,她还需要思考怎样让一场活动焕发精神和文化的光彩,能让人们在活动中了解东台文化特色。

就在文旅刚融合不久,一个星期六的清晨,正在熟睡的高烨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接公司通知,要求三名导游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市博物馆,一场大型商务接待活动正在等待着他们。“之前没有收到一点消息,半个小时之内,起床、洗漱、穿上西装、戴上“小蜜蜂”,及时赶到现场,丝毫没有耽误工作。”高烨回忆说。

那次经历之后,高烨领略到自己所在的团队有着超强的执行力,大家团结一心,干劲更足了。在高烨的微信里,公众号列表置顶的是各家景区的公众号。只要有消息发布,她就会第一时间去学习,不仅及时补充景点知识,还努力挖掘东台特有的非遗、美食、人文底蕴等,用巧妙新颖的方式表达出来,把东台故事讲给外地游客听。

有挑战就会有泪水。工作多年,高烨已经记不清哪一场活动,哪一次出行让她最难忘,感动存在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由于公司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女孩,体力活对大家来说相对吃力,但是每当大活动到来时,她们都积极地顶上去。

在周边城市的主流商圈做东台推介活动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每次出发前,高烨和同事们需要把各种物料、文创产品大包小包的搜罗到公司,打包装车带到活动现场。商场基本都是在晚上10点清场后才让他们进场布置,等到她们把物料道具一箱一箱拖进场地,再搭建好后已经是深夜1点多,仅有的一名男生留下盯后半夜,其余人稍作休息,凌晨5点多就要起来继续布置会场,然后精神满满地开展推介活动。

尽管很辛苦,但高烨还是笑盈盈。她说希望带给大家的是阳光和乐观,工作普通平凡也好,充满挑战也罢,只要把自己做到最好就是好样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