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麦秸画 尽显浓浓爱国情
- 发布日期:2022-03-15
- 来源:东台日报
一根麦秸秆看似普通,然而在她手里却能点“草”成画。一幅幅用麦秆制作的双面麦秆画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非遗文化的鲜活教材。近日,我市安丰镇麦秆画传承人刘用明收到盐城市博物馆寄来的收藏证书,她制作的麦秆画《庆祝建党100周年》等3件作品被该馆永久收藏。
出生于1962年的刘用明,从小就对绘画、剪纸、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安丰镇文化站图书管理员、包装印刷厂设计员、广告公司负责人……尽管从事的行业不断变化,但她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20多年前的一次游历,她萌发了利用麦秸秆作画的念头,并拜师学艺,不断摸索改进,总结出了一整套剖、刮、拉、剪、刻、熨、拼、贴等加工方法和制作工艺,麦秸画越做越精美。2012年,她大胆创新,借鉴东台双面发绣技艺,成功制作出双面麦秆画,广受赞誉。这些年来,她先后创作出麦秆画近200幅,其中双面麦秆画30多幅。
刘用明坚持把爱国义主义情怀编织在麦秆画中。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刘用明用6个多月时间,创作出由长城、奥运五环、火炬等图案组成的《北京欢迎你》《迎奥运铸辉煌》《中国加油》3幅麦秆画,形态各异、寓意美好。疫情期间,刘用明和儿子周翔联手创意制作“战”疫麦秆画作品,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的崇敬,用双手为他们打气、加油。创作《强国有我,请党放心》麦秆画,反映出新一代青少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风貌。
刘用明的不懈追求,结出了丰硕成果。她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盐城市乡土人才“三带”能手,江苏省巾帼创业创新大赛“十佳手工创意设计女能手”,荣获东台“五一劳动奖章”、评为第二届“东台工匠”。麦秆画《中华龙》获得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银奖,《战疫》《中华龙》等3幅双面麦秆画作品参加首届江苏乡土人才“三带两助”建设成果展,并参加江苏省创意休闲农业设计大赛。作品还多次参加在上海、盐城、泰州等地举办的展览。2020年4月安丰麦秆画获批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用明为盐城市非遗传承人。
刘用明牢记社会责任,尽心尽力做好传承。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其展示馆成立“麦秸画交流学习基地”和“手工创意工作室”;东台中专校成立“刘用明麦秆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