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
初心如磐 奋进复兴征程
- 发布日期:2022-10-27
- 来源:东台日报
东台市供销合作社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源于农民、扎根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自1950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72个春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权制度改革大潮中,没有跟风实行“三光”,而是迎接挑战、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不仅保留了优质资产、优势项目、骨干力量,而且“体系完整、网络健全、协调发展”的东台供销社特色不断发扬光大,涅槃重生,焕发生机,市供销总社主导的行业管理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成为党委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和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蹚出了东台供销合作事业复兴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打造“活力供销”
十年征程,磅礴巨变。十年来,市供销总社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抬高标杆定位,全面融入三农工作大局。立足市情、农情和社情,充分发挥独特优势,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围绕构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顶层设计方案,积极开放办社,广泛联合合作,在创新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构建绿色生态服务体系等方面,扎扎实实深化改革,以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无论是组织架构、经营业态还是服务理念,均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其中,以“时堰为农服务模式”和“三仓新农合模式”为代表的典型案例,先后被省委《调查与研究》《江苏改革简报》等内刊专门推介,并获得全国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等国家、省级媒体也多次大篇幅报道市供销总社的改革发展举措。
加快发展,打造“实力供销”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近年来,市供销总社对标“三体两强”新要求,积极探索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加强资源整合,加快转型升级,在社有经济发展壮大上求突破,增强系统整体经济实力。2017年,我市被省政府明确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今年,市供销总社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整县推进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试点单位,入围2022年度全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名单。同时,招引投资1.5亿元的中国供销商贸流通有限公司集采分销中心顺利落户我市。截至目前,市供销总社下辖老的基层供销社27家,参股控股企业10家,牵头主办“镇级为农民服务合作联社”(新型基层社)15家,创办三星级村级综合服务社218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66家。1500多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遍布城乡村居,在农资公司、新合作、民星公司、再生资源公司、银花爆竹公司、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络。系统内口径年销售总额200多亿元、资产总额14.3亿元、净资产5.7亿元。近年来,市供销总社先后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社表彰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被全国总社表彰为“综合改革试点先进单位”,2019年首次进入全国县级社前五强,近十年,一直位列全省县级社年度综合考评前三甲。
创新服务,打造“惠农供销”
姓农为农,助农惠农。近年来,市供销总社以为农之心,谋利农之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强村富民三年行动为抓手,秉持为农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实施“多业态”拓展服务。实施全方位开放办社,打破单纯“供销”的发展格局,统防统治、测土配肥、农机服务、农资配供、农村电商、冷链物流、订单农业、粮食收烘存储、秸秆综合利用等多业态、多门类的连锁经营服务,正在成为东台供销社的主打板块、主流业务。二是开展“农资+”增值服务。以农资公司为载体,加快建设市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在农药零差率配供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实现常态化的基础上,联合基层供销社共建100家庄稼医院,将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围绕推广农资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和提供新服务,与国内农化企业深度合作,打造试验示范基地,实施精准服务和个性服务,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三是开展“造血式”帮扶服务。三仓供销社暨东仓为农服务合作联社与内蒙古商都县立飞农牧科技合作社合作种植“久保田完美薄皮”优质品牌青椒,流转土地1000亩,示范带动4000多亩,采取“供销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服务模式,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曹钅敝供销合作社“农丰健源”育苗基地与新疆、甘肃、山东等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甜叶菊协议2.86万余亩,不断育大做强产业链,加快甜叶菊产业发展,帮助新疆、甘肃等中西部地区扶贫纾困。
担当有为,打造“责任供销”
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在2020年和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市供销总社在应急驰援湖北、保供上海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彰显了东台供销“抓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巨大优势,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受援地区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发生后,市供销总社应急响应,首先组建保供服务专班,打响“供赴沪,共守沪”上海保供战。第一时间与上海市供销总社、浦东新区供销社对接,牵头和发动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联合作战,圆满完成10多批次40多万份新鲜时令蔬菜包,计1700吨的保供任务,不负党委政府的重托和信任。其次确保保供产品质量。从蔬菜的采摘、分拣、包装、封箱、装车到运输各环节都责任到位,在确保保供数量的基础上,严把蔬菜质量关,确保将品质最好、最新采摘的鲜菜送到疫区,全力保障了上海居民的生活需求。再次是畅通产品促销渠道。坚持保供与促销两手抓,两手硬,保供促销与疫情防控两兼顾、两不误。突出抓好农副产品运销管理,优化查验流程,提升转运效率,落实好车辆闭环管理措施,确保农副产品车辆的运输畅通,充分发挥了供销社保供促销的独特优势。《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和新华社、人民网、新浪网,以及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今年上半年,央视更是两次报道市供销总社支援上海应急保供的成功做法。
初心如磐,其使命在肩;奋楫笃行,唯行者能成。展望未来,市供销总社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服务“三农”的神圣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的奋斗指向,围绕突破发力绿色东台、智造东台、康养东台、幸福东台“四个东台”建设,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在“改革强社、服务立社、以企兴社、从严治社”四个方面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定位,抬高工作标准,在为农服务上开辟新领域、研究新办法、试行新路子、展现新作为,为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