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港
梦里水乡甘港老家
- 发布日期:2022-10-25
- 来源:东台日报
甘港不是港,却是人人向往停靠的湾。
在里下河平原,繁华城区的近郊,喧嚣工业区的后坊,一水环绕、恬淡自处的甘港有几分南山桃源的意境。
品读甘港,是要乘着水路去的。烟花三月,草长莺飞,柳絮飞舞,漫天金黄的菜花铺满两岸;芦柴也已经返青换装,合奏着一路的蛙鸣虫啁;迎面船上的渔夫正高声吆喝,指挥着鱼鹰凌空击水、捕猎河鱼;水面上鸭群嬉戏觅食,悠然自得。人还没到甘港,便已不知不觉化作了一尾快活的鱼,游进了浓郁的水乡风情……
甘港枕藉的是一条古老的盐运河,桨叶轻轻划动,搅起的是斑驳陆离的文化涟漪:董永七仙女传说、宋代三相、清淮南中十场……船行河中,犹如穿行在历史的文化长廊,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浩瀚画卷。
在传统文化圈里浸泡了千年的水乡村落,富裕起来后对生活的追求是精致的。
全村按照“生态家园、乡村旅游、专业市场”的发展定位,加快“一园四区一中心”建设,促进农旅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机电装备产业园、碧城商贸园、全民创业园、度假旅游区、生态居住区规划有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省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大礼堂、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丹青一抹烟雨浓,墨香氤氲气韵生”,这是传统中国画追求的格调意境,甘港的水墨意境从“一馆三园”落笔,慢慢渲染开来。
中国村史馆,国内唯一,号称华夏第一馆。煌煌中华五千年史册,卷轶浩繁,可曾记载过社会组织的基层“细胞”——“村落”变迁的历史?“村史”虽名不见经传,但承载了亿万农民的发展命运;史馆不大,偏居村隅,却留存下中国社会宏大变迁的真实印记。馆内藏有大量实物图片资料,展示了从人猿揖别、刀耕火种,到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农村大地上的风云激荡、沧桑变迁。家储千金不及藏书万卷,一座乡野村落,因为立馆修史而平添了几分书卷气。
紧挨村史馆的是百坊园。园内粉墙黛瓦,回廊亭柱,假山叠石,小桥流水,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又充满了里下河水乡的民俗风情。踱步园中,仿佛时光倒流,听戏台上生旦净末演绎悲欢离合,看古老的水车风车转动千年沧桑,逗渔舟上的鹈鹕体味农家悠闲,让人一洗城市的喧嚣,尽情放松疲惫的身心。园内汇聚豆腐坊、酒坊、手工坊、老街坊等民间作坊,“锅中豆浆泛春色,席上维扬似点心”,是石磨老豆腐的诱人味道;“制酒讲良心,做人重品行”,传承了与米酒一样淳朴厚道。在这里,石磨制豆腐、土法酿酒、篾匠、箍桶、木雕、白铁皮等传统手工艺一个个“复活”,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供销社、老照相馆、老理发铺等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场景一一再现,怀旧中弥散着归璞安详。
百果园内桃李杏桔,冬南西瓜,红枣白果,玉米绿豆,天竺地葵,花生草莓,毛栗枸杞,山药水菱,次第成熟,南果北瓜,应有尽有。百草园中植有银杏、乌桕、石榴、垂柳、女贞、樱花、桃花、广玉兰、红花酢浆草等近百种花草树木,花卉、盆景、芳草,错落有致。
“一馆三园”之外,甘港老家景区、稻田画风动墙观景区、田园小火车、果蔬采摘区、甘港湖桃园休闲体验区舒卷铺展,全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几年盐城市首届乡村旅游节、东台大米文化节、甘港民俗欢乐节等活动依次上演,热闹非凡。
徜徉村里,最令人羡慕的是刚刚落成的村民“新家”——甘港新型农村社区。社区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庄内别墅成群,绿树成林,道路成网,碧水环绕,彰显堤西水乡风情,铺陈出“村在水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图景。2021年全村三业总值14.8亿元,村集体积累达到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8万元。甘港先后被命名为江苏水美乡村、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最美乡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2019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获盐城市政府表彰,2022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生活富裕不忘追求精神富足,村两委会坚持法德同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村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致力打造法治甘港、平安甘港、和谐甘港、文化甘港,涌现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江苏好人、盐城市见义勇为群体、东台好人群体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村党委书记刘怀仁被评为全国劳模,并光荣出席建党100周年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甘港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民主管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
甘港老家,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