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东台好人候选人事迹
- 发布日期:2021-11-19
- 来源:东台日报
1、卞书荣,男,1959年5月出生,经济开发区城北社区居民,南梁文化志愿者协会会员。他偶然发现敬老院里许多老人修剪指甲比较困难,便萌生了为老年人修脚的想法。他专程向修脚工拜师学艺,并购买了修脚刀、剪刀、电磨机等工具,2019年初开始,巡回在各镇区敬老院、康复医院等公共场所。随后,他又点亮新技能,开始为老人免费理发。他虽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却不怕脏、不怕累、不计回报、不留名,仅2020年就出动百余次,服务老人千余人次。2021年初,他加入南梁文化志愿者协会,第一个报名去麻风病康复村参与志愿服务,还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近4000元捐赠给协会,今年的爱心行程已达2000多公里。他说:“只要身体许可,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梁垛镇推报)
2、崔爱民,女,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许河镇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她被称为“铁人先锋”,长期熬夜工作让她患上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019年1月曾突发急性心梗死,心脏被植入支架,她仅休息半个月就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投入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她白天忙防疫、夜晚忙排查,动员协调疫苗接种,24小时连轴转,心绞痛时常发生,只有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才会休息一下。她组建“劝停”小队,挨家入户劝停各类酒席。工作上有多投入,生活上就有多随意,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不听劝”的病人,有人问她,再过2年就要退休了,为什么这么拼,她却说:“只要在岗一天,我就要全力以赴,直到最后一班岗。”(许河镇推报)
3、崔晗,男,1990年7月出生,弶港镇镇海居委会居民。他3岁时被诊断出脑瘫一级,虽经多方治疗病情毫无起色,直到6岁,不服输的他才学会走路,随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初中学业。2013年初,在家庭和社区的支持下开办了生活用品类网店,销售品种、数量不断扩大,当年销售额就超10万元,利润达2万元。他诚信经营,商品跨出国门远销马来西亚、巴西等国;他充满爱心,连续3年通过各种途径资助危重病人;他热爱生活,自学无土栽培花卉知识,培育出50多种花卉,赠与身边的老人和残疾朋友。2020年春,他捐赠武汉抗疫一线消毒喷壶100只、口罩500只。(弶港镇推报)
4、陈仁礼,男,1938年3月出生,弶港镇八里村村民。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一生务农,没有固定收入,却心系桑梓、乐于奉献。2019年6月,他听说同村空巢老人单根娣大热天连电风扇都没有,主动找到村干部,拿出1000元捐献给她;同年11月,为让村部通往新曹路段装上路灯,他又捐赠20000元现金,在他的感召下,更多村民踊跃捐款,终将全村亮化工程实施到位;他还关心教育事业,为本镇八里幼儿园捐款10000元。(弶港镇推报)
5、陈太富,男,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唐洋镇城管中队队员。从军13年,他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退役后他不等不要,在企业时任劳任怨,企业效益下滑、做回农民后敢闯敢拼。2017年,镇上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陈太富以最高分被安置上岗,成了唐洋镇城管中队一员,并被委派为镇区西北片片长。为了节约时间多做工作,他将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从村里带到镇上就近照顾。他工作做在平时,与沿街商贩、周边群众都处成了朋友,共同维护镇容镇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提前上岗,夜以继日地投入防疫的战斗;复工复产前,他勇挑重担,深入企业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2021年7月,他主动请缨去市第三隔离点,不顾酷暑,穿上防护服为隔离对象提供周到服务,对隔离点内外进行垃圾清理、喷雾消毒。(唐洋镇推报)
6、东台市蓝天防减灾应急救援中心搜救组,2015年成立,现有志愿者23名,其中13名为持有国际认证的救生艇海岸际救生员、PADIAOW敞开水域进阶潜水员。他们平时低调训练,发生急难险重情况时主动冲锋在前,6年来协助各地派出所无偿开展水域搜救52次,阜宁、富安风灾,安徽庐江、河南新乡洪灾等都有他们奔赴的身影。他们既当讲解员又当安全员,开展防减灾应急普及课堂352场。2018年起发起全市防走失“让爱回家”“用爱点亮‘夕’望”等活动,3年来共开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宣讲42场,发放黄手环、定位贴3472份,帮助找回走失老人1人。他们是防疫战线的坚强堡垒,2020年团队成员自筹资金3万元成立防消组,为80余家学校、单位消杀,人均消杀5万平方米,每天工作量达10小时。2021年为全员核酸检测演练提供24小时志愿服务。(应急管理局推报)
7、刘银官,男,197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台市税务局头灶税务分局分局长。他勤学苦练,争当行家里手,2018年代表江苏省税务局参加全国税务系统“四新竞赛”,取得江苏省第2名的好成绩;2019年税务系统“全员大练兵、业务大比拼”活动中,他过五关斩六将,被省局选中参加集训。多年来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最后离岗,主查税务违法案件43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726余万元。与公安、人民银行、海关等部门协作,查办了一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逃税案件,有力打击了税收违法行为。在他的努力下,我市稽查结案率、积案清理率、收入贡献率等考核指标在全盐城市名列前茅,他也3次获得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获得江苏省“创新能手”称号。(税务局推报)
8、李书艳,女,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五烈镇东里村工作人员。她乐于做群众的贴心人,主动与10多个年龄偏大的村民结对帮扶,每年自掏腰包送钱送物,关爱困难户、空巢老人,3年来,先后帮助多名困难群众走出困境。63岁的张存明孤身一人,生活自理困难,李书艳多次登门疏导,帮他打开心结,并帮助申请调高低保标准,鼓励他阅读写作,张存明现身体好转,并成为村文化志愿者。2020年以来,她主动请战,担任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队长,登记车辆,排查人员,组织编演《疫情防控我来讲》《众志成城战疫情》等多个文艺节目。在她的动员之下,全村关闭了3家麻将馆,10多户家庭取消了婚宴。(五烈镇推报)
9、马红兵,男,1968年10月出生,东台镇东园居委会居民。他多次见义勇为,2003年7月10日早晨,他路过谢家湾翻水站,看见一小孩在水中挣扎,当即停车,纵身跃进水中救起小孩;2021年8月24日,马红兵路过军转大厦时,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马路中央,当时车流不息、路况复杂,面对这一紧急状况,他毫不犹豫地赶过去,将老人扶起,再三确认老人没有受伤后,将其搀扶到公交站台送他离开。他热心公益,2017年加入义工联,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060小时,“焕新乐园”“温馨旅途”“爱心圆梦”等志愿服务活动,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义工联推报)
10、马晓东,男,1976年出生,富安镇九九村村民。他勤劳肯干、诚信经营,创业有成后,时刻惦记着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自2011年起,他每年中秋、春节等节日,都会看望慰问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为他们剪指甲,添置冬衣,送去水果、糕点以及慰问金。2016年以来,他登门慰问100多个因病返贫、因残致贫家庭,鼓励他们与病魔斗争,给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介绍工作,为每个家庭送钱送物。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20多万元,为家乡修路20多公里,其善举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2016年、2020年均荣获镇表彰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奖项。(富安镇推报)
11、沈志鹏,男,1981年11月出生,美团外卖骑手;王震,男,1993年6月出生,美团外卖骑手。2021年8月12日晚10点左右,沈志鹏和王震像往常一样走街串巷,接单派送。途经步行街一家奶茶店时,发现广告牌起火,步行街门面众多,餐饮店扎堆,如任由火势蔓延至商铺,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危急,二人来不及多想,立刻冲进店里找到灭火器,勇敢地将火扑灭,成功避免火势蔓延。有途经群众将这段视频发给了“幸福东台”,网友纷纷点赞:“东台外卖小哥就是兼职消防员!”他们自己却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网信办推报)
12、王树高,男,1948年9月出生,时堰镇陶庄村村民。他26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两老一关”的战线。王树高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编写《陶庄村史》《时堰区域演变史》。他以老促会为平台,主动联系全村有致富门路、有爱心的10名企业老板和种植大户,结对帮扶弱势村民,被帮扶的62户2020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他紧紧抓住今年建党100周年的契机,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加大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力度,整理出完整的王宏达烈士事迹,对党员干部、青少年宣讲5场。(时堰镇推报)
13、王卫华,女,197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市特教学校美术教师。2000年至今,她用热情点亮特教园地,用爱奉献学生。她善思善教,美术教学20年,总结出一套适合特殊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多次获省市级奖项,18篇专业论文获奖。辅导近100名听障学生考取南京特教学院等院校美术专业。她结对帮助9名残障孩子,是孩子们心中的“彩云妈妈”。听障学生小姜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外打工,王卫华物质上帮扶,学习上帮助,精神上指引,鼓励小姜正视自身缺陷,拾起生活信心。教学之余,她还积极探索适合残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帮智障儿童换洗衣裤、擦拭鼻涕,每天几十、几百遍地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创作5幅书画作品,线上线下宣传抗疫。(教育局推报)
14、吴岳海,男,1951年4月出生,安丰镇丰新村村民。吴岳海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两个儿子借钱买了辆大货车跑运输,2015年冬至日,他俩在宝应高速路段遇到一山东货车抛锚停在快车道,且未放警示牌,驾车躲闪不及,发生追尾,货车完全报废,两个儿子当场死亡,留下了22万元外债和两个年幼的孙女。伤心过后,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儿媳相继改嫁后,他养家糊口的担子更重了,农忙时忙农田,农闲时外出打工,并从邻居手中接种一亩桑园,想尽办法提高收入,省吃俭用攒下第一笔钱10万元还给银行,耗时9年终将借款全部还清。2019年他查出肝癌,却依然怀着满腔慈爱劳作不息,供养两个孙女读大学。(安丰镇推报)
15、姚晔,男,1976年9月出生,头灶镇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东台市博爱罕见病助残关爱中心理事长兼创始人。其子身患血友病,他钻研病理,寻找相同境遇的家庭,共同对抗疾病。2014年6月30日,他与4个罕见病家庭联合发起成立了盐城爱因子罕见病关爱中心。2016年以来,他个人自费走访盐城多个县区,行程数千公里,约见近百名罕见病患者,收集整理患者情况和诉求。他3次前往苏北人民医院协调帮助患者进行抗体检测,用爱点燃了“玻璃人”的希望。(头灶镇推报)
16、周琴,女,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安丰镇五进村会计。勤恳做事、诚恳待人,被群众称为“网格内的暖心闺女”。年过花甲的空巢老人吴大娘患脑梗、三高,经常晕倒在家,每次都是她把老人护送到医院,打针喂药,像亲闺女一样服侍。疫情期间,她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一线,抽空照顾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常住院的母亲和2个年幼的女儿,一天只能睡上2、3个小时。她当好“宣传员”,在微信群发声千余次;当好“战斗员”,排查疫区返乡人员;当好“保障员”,通过“线上点单+商户配送+上门服务”的方式,为备耕农民、隔离家庭提供代买代购。此外,她还多次上门劝说村民接种新冠疫苗,并自费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织紧织密联防联控网络。(安丰镇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