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索 引 号: 014397598/2022-00129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东台市政府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 发布日期:2022-01-13
  • 来源:东台日报

——2022年1月12日在东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商建明

一、过去五年及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稳中奋进,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百亿台阶、达990亿元。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1.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210亿元、840亿元,人均储蓄存款8.7万元、苏北第一,连年获评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市)。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创新百强县(市)、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38位。被表彰为省首批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13项工作获得国家、省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20次表彰,受表彰数盐城第一、全省领先。

过去的五年,我们主攻转型升级,产业质态显著提高。连续3年获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四大主导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均实现五年翻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五年翻两番,创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基工程示范市。梁垛镇、时堰镇工业开票销售超百亿元。磊达、捷士通等3家企业入选省智能制造先进单位。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总数全省第一。服务业增加值超500亿元,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创成国家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2家,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全国首创“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模式,在全省首推工商执照自助办理,获评省双创环境评价先进地区,列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第33位。政府机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获省政府表彰,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市)、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园区优化整合到位,开发区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沿海区被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高新区创成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西溪景区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过去的五年,我们着力融合发展,城乡面貌展现新颜。“一城四区”加速融合,城市能级不断跃升。高标准实施串场河景观带、何垛河休闲带、海陵大桥、公园南拓等功能项目,结发街特色街区、吾悦广场、中南城等建成运营。东台镇跻身全国百强镇,弶港镇、三仓镇、新街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建成新型农村社区33个、改善农房5604户,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10个,荣获江苏人居环境奖。盐通高铁开通运行,高铁东台站、一级客运站投入使用,国道344、省道610二期、城际快速路竣工通车,一级公路总里程五年倍增。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200公里,镇村公交全覆盖,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

过去的五年,我们厚植绿色底蕴,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PM2.5浓度下降2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1%,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Ⅲ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世遗核心区条子泥成为全省唯一的中国美丽海湾,“720”高潮栖息地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新增成片造林6258公顷,林长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黄海森林公园入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进事迹名单。新能源发电量超工业用电量,上海电气、中磊节能、中玻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头灶化工园区关停转型到位。单位GDP能耗下降22.75%,列全国县域GEP百强第31位。

过去的五年,我们践行为民宗旨,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每年超80%的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25067名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3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全面小康顺利建成,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新增就业再就业14.42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险综合覆盖率超98%,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4所,市妇幼保健院、中医院东院、图书馆综合体等建成使用,创成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样本县(市)、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东台发绣”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获省五星工程奖、文华奖4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区域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扫黑除恶工作得到中央督导组肯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法治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变化变局,市政府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决心,因时因势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掀开了“强富美高”新东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是奋力克难求进,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开局。全力克服新冠疫情、能耗双控影响,精心组织、精准施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效并进,主要指标在盐城继续保持总量领先、增幅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投资分别增长10%、15%,规上开票销售、入库税金分别增长12.8%、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26亿元、增长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6600元、29700元,增长8.5%、10%。入选中国高质量推进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超出目标、好于预期的硬核答卷。

二是聚焦强链补链,取得了重特大项目的历史突破。围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全员全域全年”招商,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72个、46个,分别比上年净增11个、18个,其中新开工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比上年净增6个。领胜3C、凯盛三新、喜锐电子、美客鼎嵘、耀鸿电子、东富龙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加快推进,百亿引领、十亿支撑、亿元主体的项目良性发展态势更加凸显。着力推动企业提标扩能、争星创优,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开票销售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170家、40家,预计创成盐城三星以上企业28家,其中五星企业6家、净增4家。

三是着眼开放融合,绘就了新型城镇化的壮美画卷。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实施144项城建重点工程,改造棚户区10538户,北海路东延、东亭路改造等11条道路竣工通车,振兴路跨通榆河大桥顺利合龙。高位推动弶港城市副中心建设,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项目加快推进,条子泥创成国家4A级景区,央视连续三天播出“寻找勺嘴鹬”特别节目。实施342个小城镇项目,时堰红庄、弶港巴斗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富安镇、三仓镇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镇。东兴高速开工建设,省道229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市域骨干道路40.2公里,旅游公路1号线在全国美丽农村路评选中获最具人气路第2名,获评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四是矢志创新引领,蓄积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扎实开展“科技创新突破年”活动,净增本土国家高企24家、占盐城半数以上,入选全省首批、苏北唯一的创新型示范县(市)。加强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新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15项,富乐华功率半导体研究院建成运行。东强公司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信石油机械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源耀生物完成上市股改,莱纳多入选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加快数字赋能,新增省三星以上“上云”企业101家,新增创励安电子等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家,金科森电子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五是推进乡村振兴,迈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率先步伐。注重整体推进,突出示范打造,成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入选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8.9万亩,创成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市、省首批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市。东台大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弶港文蛤、弶港泥螺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新街镇入选全国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梁垛镇、安丰镇红安村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市、镇两级农投公司实质化运营,强村富民做法入选全国县(市、区)农业农村工作案例。

六是加强社会治理,筑牢了大安全体系的坚固防线。高质量推进平安东台“雪亮工程”,率先建成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创成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创新设立“疫情防控119”信息平台,“新冠肺炎全员核酸检测实施预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方案”在全省推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金融领域风险防范,严格政府性债务管控。常态化扫黑除恶有力有序,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

今后五年,是东台扛起历史使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加速起步期;是抢抓战略机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窗口期;更是主动探索实践,勇当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攻坚跨越期。新一届政府将更加主动地扛起政治担当、发展担当,以奔跑者的状态精进笃行,以奋斗者的姿态革新图强,科学识变应变求变、攻克重点难点堵点,在新的起跑线上奋勇向前、再攀新高。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盐城、我市党代会以及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担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绿色智造地、生态康养城”的战略定位,始终坚持产业强市、品质兴城、实干惠民的奋斗指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奋进绿色现代化,勇当沿海排头兵,加快建设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东台。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将牢固树立“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争先追求,聚力锚定“绿色智造地、生态康养城”的战略定位,矢志实现“产业更高端、城市更美好、活力更澎湃、生态更优美、人民更幸福”的奋斗目标,只争朝夕、紧张快干、善作善成,奋力在全国百强县中进入第一方阵。

一是坚持深耕实体,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坚定产业强市战略,开展“产业强链”行动,强化“链主”项目招引,打造优势更突出、韧性更强劲的主导产业。

二是坚持向海图强,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发挥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龙头带动作用,深度融入长三角、发力深耕苏锡常,加速聚集高端要素,导入更多优质项目。

三是坚持品质兴城,建设高能级现代城市。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勇当高颜值绿色典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五是坚持以民为本,创造高品质幸福生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三、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奋进绿色现代化、勇当沿海排头兵”部署要求,着力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城市能级提升、动力机制重构、绿色转型示范、共同富裕强基”五大行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

(一)突出量质并举,强化链式思维,培育更具优势的产业集群

构建现代产业生态。坚持“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并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扩张。电子信息产业以“强链”提质量,巩固精密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制造基础,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全力向价值链高端拓展。高端装备产业以“补链”扩总量,主攻规模化集聚、智能化提升,做强新能源装备、印刷包装、海工装备、线缆装备等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以“延链”拓增量,瞄准上下游核心领域、关键环节,加快向电子新材料、特种玻璃、特种合金、新型复合材料迭代升级。大健康产业以“建链”添分量,树立品牌意识,突破高端康养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加快由小而弱向大而强转型。推行“一链长、一专班、一基金、一平台”服务,重点培育精密结构件、印制电路板、风电装备、集成电路、不锈钢等5条产业链,加快建设5G、光电显示、肉制品加工、粮油果蔬加工等4条产业链。鼓励引导建材、纺织等行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毫不动摇支持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等新兴业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成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形成项目突破势态。用好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链主”企业、重点环节企业、重点项目“两图三清单”,聚焦长三角、珠三角,抢抓苏南产业梯度转移契机,创新“转移+转型”模式,推行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和以商引商,招引一批用地少、前景好、贡献高的项目。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0个,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5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项目10个以上。深化重大项目领导挂钩、专班服务、联席会办制度,全面加快鼎邦换热设备、天永智能装备、同益电子材料、金利美显示器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建立健全工业用地质效、企业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加大“三项清理”力度,提高亩均产出效益,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提升企业运行质态。启动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覆盖面超40%,新接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企业数超200家;新创星级“上云”企业和5G应用企业超100家,新建智能车间、智能工厂10家,创成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0家、规上工业企业80家,创成盐城三星以上企业30家。着力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新创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争创省民营经济示范县(市、区)。引导企业战略重组、增资扩股,新实施重组项目40个,推动华源医疗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二)突出区域融合,做好“海”的文章,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深度接轨上海。依托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开工建设瑞金医院东台院区等功能项目,加快导入一批优质沪资项目,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内涵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主动承接上海“五大中心”溢出资源,高标准建设产业协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康养、优质农产品“三大基地”,对沪农产品销售120亿元以上,吸引长三角及周边游客550万人次以上。全力推进东兴高速及东延段、省道352西延段、盐东快速路等重点交通工程,新建改建市域骨干道路42.5公里。积极争取沿海高速、张皋过江通道、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北延,全方位打开对外快速通道。

加速发展沿海。紧扣副中心建设“两年大变样”目标,深化沿海规划设计,聚力推动功能配套。核心区重点建设康养基地服务中心、海之韵商业街,加快土地征收,推进资产整合,留足发展空间。生态区重抓川水湾海岸带提升、巴斗渔村功能拓展和方塘河生态修复,打造生态海滨示范样板。全面加快弶港老镇区有机更新,做美人居环境,做靓港城特色。着力推动临海引淡、一级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未来发展潜力。

开拓经济蓝海。抓住用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实施机遇,立足沿海资源禀赋,拓展海洋经济空间。在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上,依托沿海农产品集中加工区、绿色食品工业园,积极发展特色海产品、保健食品精深加工,打造国家级健康农产品、特色海产品生产基地。在海域“风”“光”资源利用上,加快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集群化发展,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建设海上“能源岛”。在海滨生态资源打造上,结合旅游公路建设,提升沿线景区、节点,建美滨海风景廊道,彰显“生态百里”特色风貌。

(三)突出创新驱动,纵深推进改革,打造更富活力的发展高地

聚力科技创新。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以上。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300家,新创瞪羚企业3家。推动富乐华功率半导体研究院争创国家级研发平台,新建省级研发机构10家以上。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20场,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个。深入实施“黄海明珠”“名校优生”引才计划,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全年引进领军人才15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500人。举办首届“网界河创新大会”,促进高端技术、紧缺人才等要素资源有效对接,合作成果加快转化。

强化改革赋能。持续抓好“盐城一码事”试点改革,逐步实现行政事项“一证准营、一码亮证”。加快“证照分离”改革,推动涉企事项告知承诺。深化“全程网办”、拓展“代收代办”、优化“多地联办”,推动更多事项在长三角“一网通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公正诚信的市场环境。规范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和监管机制,持续增强国有公司“造血”功能。完善和扩大全国首创的“可转贷”试点,率先建立普惠科创融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深化政银企合作,做大公益性转贷基金池,新增实体经济贷款100亿元。

建优园区载体。抓住南北合作机遇,对标苏南先进园区,开展深度协作共建,实施重点合作项目20个以上。开发区致力做大总量、争先进位,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着力做强“智”“创”特色,创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沿海区聚力加快康养基地启动区、康养产业配套区建设,创成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设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市级电商服务中心,新培育进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35亿美元。

(四)突出乡村振兴,培强现代农业,走出更强示范的富民路径

现代农业走前列。以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率先打造现代农业一流标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新增高标准农田9.5万亩。新建五烈、头灶2个粮食仓储设施,新增仓容11万吨。高标准建设农业科创服务园,引领种养加、产供销、科创服全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上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以上,新创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突出品牌强农,新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12个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72%以上。加强育种技术攻关和良种产业化开发,建设瓜菜、甜叶菊等工厂化育苗中心。加快农机装备升级,新增先进适用农机具500台套以上,建成西瓜、甜叶菊“机器换人”试验示范基地。

美丽乡村树典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新创省特色田园乡村3个以上。实施128个城镇项目,优化镇村功能布局,完善商超菜场、文体娱乐、托幼康养等服务配套,促进镇村消费升级。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综合管护机制,提高生态河道覆盖率,提档升级农村等级公路41公里,新建改造农村桥梁70座。启动新一轮农房改善工作,改善规划发展村庄30个、农户2100户以上。巩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确保顺利通过考评。

富民强村厚家底。做大做强镇域工业经济,东台镇工业开票销售力争超百亿,溱东镇争超80亿,五烈镇、富安镇、头灶镇争超50亿。大力发展富民强村产业,村平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以上,45%的村达省定强村标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2万元以上。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经营模式,新组建产业化联合体10个,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4家。实施农村人才强基工程,培养“新农人”8000名。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体系,确保脱贫不返贫。

(五)突出宜居宜业,注重内外兼修,建设更优能级的品质城市

精心规划优布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重要片区、重要街区、重要节点的规划管控,构建充满活力魅力的城市新空间。新建金海路东延、红兰路西延等城市干道,建成跨通榆河、串场河等5座大桥,加速“一城四区”深度融合。主城区着力打造休闲片区、特色街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潮流经济,形成新的消费商圈。开发区加快西区有机更新,布局实施功能项目,与主城区协调融接。高新区重点建设网界河、东城大道、雅居路沿线两侧,加快集聚人气商气。西溪景区着力“微改造、精提升”,做靓城市休闲客厅。城南片区实施保护性开发,做好“留白”文章。

精致建设强功能。启动城市社区提升三年行动,新建百岁园、开发区三团、西溪幸福社区等一批邻里中心,配建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5分钟便民服务圈”“15分钟城市生活圈”。打通市区“断头路”16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81个,完成城市棚改5138户,加快消除100户以上连片棚户区。坚持控源截污与疏浚清淤相结合,系统治理城市水环境,全面消除市区黑臭水体。统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着力完善市政管网、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成市人防地下指挥所。

精细治理提品质。以数字东台赋能城市发展,新建5G基站300个以上,5G网络覆盖率达70%以上。运行“城市驾驶舱”,整合“云端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全景、实时、精准掌握城市运行状况。开展“创文提质增效年”活动,推进环境秩序、公共服务、市民素质、乡风文明等专项提升行动,为高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六)突出绿色发展,提升碳汇能力,擦亮更美颜值的生态品牌

夯实生态发展基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多管齐下推动降煤、控排、抑尘,PM2.5浓度下降1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85%。实施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整治重点河道39条、村庄河塘201条,打造生态河湖95条,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入海河流全面达标。大力压降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资源化利用,强化危废收集处置,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高标准实施方塘河口、东台河口等生态湿地修复5万亩。深化林长、河长、湾滩长、检察长“四长”协同机制,实现生态保护联合治理。

塑优生态旅游特色。推进重点工程创建,做精历史人文、城市地标、生态康养主题线路,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黄海森林公园建设会议中心等功能项目,争创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强条子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西溪景区加快实施犁木街二期等工程,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弶港镇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甘港老家争创国家4A级景区,新街镇方东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放大森林音乐节、天仙缘文化节、东台西瓜节等品牌效应,推广勺嘴鹬等文旅IP,全面提升生态旅游影响力。

增创生态碳汇优势。紧扣“双碳”目标,加强GEP研究,积极培植“低碳、零碳、负碳”产业,努力在碳汇经济上抢得先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做大做强风电、光伏,积极发展储能、氢能,争创省级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大规模实施绿色化改造,新创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成片造林500亩以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七)突出普惠均等,优化公共供给,创造更有质感的幸福生活

持续强化民生兜底保障。突出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新增就业再就业2万人以上。持续开展全民参保巩固提升行动,落实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保险待遇、社会救助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综合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8.5%以上。创新医保支付方式,试点建设100个镇村“15分钟医保服务圈”。新建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社会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健全困境儿童、残疾人、失能失智老人等特殊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提高兜底保障能力。

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严格执行“双减”政策。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2个,东中综合楼、惠阳路初中、富安镇小学建成使用,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深化“健康东台”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市人民医院争创三甲医院,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启动建设市美术馆,升级城市“10分钟阅读圈”,市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馆。继续用力用心办好20件民生实事工程。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市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家、镇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家,高龄老人居家养老覆盖面达100%。结合幼儿园、社区用房建设,新增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实现幼儿照护服务全覆盖。实施妇幼健康关爱、百岁老人关照等行动,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争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

(八)突出本质安全,共建共治共享,营造更趋和谐的社会环境

严抓疫情防控。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有力有效。守牢安全底线。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加强应急能力和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纵深推进法治东台、平安东台建设,加快“网格+警格”融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军地融合,推动双拥共建。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踏上“强富美高”现代化新东台建设新征程,使命无比光荣,重任催人奋进,我们将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的崭新业绩。

树牢法治观念。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议案和政协提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

提高履职能力。上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紧张快干的工作作风,强化督查、严格问效,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坚守为民情怀。坚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政府工作人员的“辛勤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永葆清廉本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