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村改居”,让村民加速度“跑”进新城区

  • 发布日期:2020-06-30
  • 作者:崔冰清 韩伟
  • 来源:东台日报

日前,在高新区南庄幸福小广场,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南庄社区揭牌仪式。与此同时,高新区辖区内的红光、红烈、和平、钱陈社区也分别举行了揭牌仪式。至此,高新区5个村民委员会正式成为居民委员会。

从4月份起,高新区启动对辖区内红光、红烈、和平、钱陈、南庄5个行政村的“村改居”工作,16000多村民加速度“跑”进新城区。

碧桂园、恒大翡翠花苑、天怡凤凰郡、晨光满园、东城名苑、人才公寓、英伦都市等众多商住楼中,住户15000余户,这些新居民不仅在新区有了“家”,还有了居委会这个“大保姆”,归属感更加强烈。

位于市区东部的高新区,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产业发展区和城市核心区逐步形成,城市风貌已然凸显,农村形貌渐次减少,大量外来购房人员定居落户,而原有村民在本村集中居住的局面也被打破,变为以小区为单元的居住模式,村一级管理与城市发展现状极不协调,急需进行“村改居”工作,实行社区管理。

高新区辖区内有红光、红烈、蔡六、和平、钱陈、南庄、天洋、富洋8个行政村。城市核心区位于红光、和平、钱陈三个村,楼盘、商业综合体及学校、医院等大都在这三个村范围内;产业发展区位于红烈、南庄两个村,高新区工业项目均落户这两个村。村民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五个村成立居委会的条件基本成熟,“村改居”势在必行。

村民翘首以盼,商住小区居民殷殷期盼,而2020年新春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更加凸显了“村改居”的必要性。

短短15天的时间,高新区完成了5个村撤村改居的法律程序。每一天都有重要流程,每一天都满负荷运转,每一天都是重要节点。

“家里老人和小朋友的医疗保险,终于可以在高新区便民服务大厅缴纳了,往年都要抽时间回老家办理。”碧桂园业主汪浩源感慨道。

“以前一遇到事情,不知道找谁,现在第一时间会想到居委会,有一种‘娘家人’的归属感,老年卡、社会救助、社区卫生室等便民服务,我们都可以享受到。”采访中,商住小区居民纷纷表示。

红烈村党总支书记王银珠说,原来村委会只负责原住村民的管理,现在改成居委会后,管辖的区域扩大了一倍多。梅雨季节来临,有居民投诉,下水管道堵塞,立刻协调社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处理。

把村委会改为居委会,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还有管理机制、服务理念上的转型。“‘村改居’简单来说是村民变居民、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换了个叫法,然而转变更关键的是深层次问题——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等。在社事办副主任殷跃辉看来,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村改居”过程中最大的转变,也是最大的挑战。

如何破解管理范围变大,服务类型增多的问题?综治办主任高越新告诉记者,“村改居”工作虽然刚刚启动,但他们已经探索出一套精准化的网格管理体系,着力构建社会治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和社会管理平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谈及“村改居”工作,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益萍说,“村改居”,不仅仅是改个叫法、换个牌子。我们的目标是,发挥社区服务最大功效,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开展社会救助、婚育指导、劳动就业、环境卫生、文化教育、人民调解、外来人口管理等10多项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实行一站式办理。农民转型成为市民,就要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养老、医保、就业、文化……各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也要逐渐接轨。

随着“一城四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推进,高新区有了新的动力,新的使命:打通与主城区的“大动脉”,集聚更多的人气。让“新居民”更有幸福感,成为高新区未来社区建设的又一课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