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全市脱贫攻坚一招一式见真章

  • 发布日期:2020-06-17
  • 来源:东台日报

弶港镇小小甜叶菊拓宽脱贫致富大通道、南沈灶镇“六分地”青椒产业扶贫见实效、梁垛镇殷乐村壮大村集体收入旧貌换新颜、“救急难”互助会兜底扶助……在脱贫攻坚战中,我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在就业、教育、健康等方面实施帮扶行动,有力保障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6年初,我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7405户32000人。经过多轮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建档立卡数为14510户25350人。去年底,所有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三保障”全部实现。去年底,全市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33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8万元,全面实现达标摘帽目标。

“种植甜叶菊让我脱了贫,更让我学到了致富的手艺。”这是弶港镇新曹村低收入农户潘正祥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话。潘正祥一直靠几亩小麦、玉米地维持生计,2014年儿子不幸患上尿毒症,为了治病四处举债变得穷困潦倒。2018年,该镇推广甜叶菊种植,镇村干部鼓励他先试种2亩,在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用药施肥等环节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秋季上市时每亩竟收入3000元左右。第二年,他又鼓足勇气种植了7亩,按照公司最低收购价总收入突破了2万元。

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我市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以推广“八大富民模式”为抓手,去年鼓励引导702户未脱贫低收入人口通过苗木种植、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不断拓宽收入渠道,形成稳定增收。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组织实施低收入农户自选种养产业项目,去年使用精准扶贫资金近133万元,项目受益农户1032户。

同时,遴选45家就业扶贫车间,先后吸纳800多人就业。为169户建档立卡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发放总额超过621万元。加大边缘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力度,有效衔接脱贫线与低保线,对无法通过产业、就业扶持等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兜底保障。2019年,纳入低保兜底保障176户299人、五保兜底保障20户23人、困境儿童兜底保障3户3人、临时救助21户25人。

提高低收入农户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是关键。我市聚焦“三保障”到位,强化各类政策保障措施,建立综合保障体系。今年31岁的陈明明是东台镇卞团村人。2012年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当时就花去10余万元,后续治疗更是个无底洞。东台镇海丰卫生院组建陈明明健康帮扶团队,建立健康档案,医生每月上门走访,发现健康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必要时提供住院帮助。另一方面用足政策,对他进行“点对点”补偿,全面压降看病费用。2018年陈明明进行手术治疗全年累计花费医疗费用22万元,在健康扶贫的政策下,自己仅承担了5万余元。

据了解,针对陈明明这样的病人,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资助额达44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健康精准扶贫方案,参照低保户标准实施住院医疗救助,经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大病保险赔付后个人目录内自付费用按70%救助。将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减半,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在教育方面,我市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对贫困程度较重的建档立卡户子女入学按400%标准进行困难资助,仅去年义务教育阶段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人次,投入资金近139万元。

在住房方面,开展危房改造“回头看”专项行动,组织各镇区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和历年来已改造危房户进行摸排,确保困难群众住房安全。去年累计改造四类对象危房755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24户。

经济薄弱村达标摘帽,是我市脱贫攻坚的另一个主攻方向。

33个市定经济薄弱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增收方案,做到一村一策一规划,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作为经济薄弱村达标摘帽的重要抓手,对经济薄弱村通过减量化取得的资金进行盘活利用,鼓励对外进行投资,取得的收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村级集体资产,通过公开竞价出租等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积极兴办物业项目,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服务,通过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同时,组织市直部门和各镇领导、非公企业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帮助村集体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自主发展村集体经济。  

脱贫攻坚不是面子工程、数字工程,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

目前,我市正着力健全脱贫人口“回头看”“回头帮”机制,对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需要重点帮扶的农户进行逐一摸排,综合采取资产收益扶贫、扶持发展产业项目等举措进行重点帮扶。探索防止返贫体制机制,构建监测跟踪机制,对已脱贫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与跟踪回访,继续实施各类扶持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