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

“八里风洼”:永恒的“文化沃土”

  • 发布日期:2020-01-20
  • 作者:杨九华
  • 来源:东台日报

“在欢腾的浪花里,你是哪一朵?在闪耀的星群里,你是哪一颗?在高扬的风帆里,你是哪一片?在纯净的金沙里,你是哪一粒?”

当人们走进今日“八里风洼”、仰望“八里人家”、聆听“八里故事”、感受“八里容颜”,总是情不自禁地以诗一般的语言交口称赞着、颂扬着!

在弶港老一辈赶海人、打鱼人的记忆里,这里曾是海风裹盐花,芦荡野茫茫的“海角荒原”!

然而,这片“海角荒原”却留下了一段“战地快报”的复刊史话。

1946年6月1日,东台县委机关报《东台大众》在台城何垛土地堂创刊。6月10日,第一期出版。10月份,国民党军队进攻东台城,遵照东台县委的指示,报社和印刷厂秘密转移至茅草芦苇荡的“八里风洼”。

尽管当时睡地铺点油灯,野菜盐蒿充饥肠,报社的七名工作人员,以办好党报,传播党的声音,迎接黎明曙光为光荣使命,心心相印,不顾安危,于1947年元旦,恢复了《东台大众》铅印报纸的出版。

两年中,在一次次的反“扫荡”过程中,为确保报社安全,经常转移社址,先后住过袁家墩子、姜家墩子、刘家墩子、殷家墩子、文庙、西舍等地。

报社还在各区建立了39个区乡通讯组,培养发展了77名通讯员,114名工农通讯员。在枪林弹雨的14个月中,先后向报社发来3705篇带有火药味的稿件。

如今,走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东台大众》依旧像一盏红灯挂心头,一片朝霞暖心窝。那里的党员干部、父老乡亲们深情厚植文化沃土,扛起振兴旗帜,做靓“八里人家”。

八里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黄云林高兴地告诉笔者:八里人爱党报,爱读报,2020年度订阅了《东台日报》35份,《盐阜大众报》30份,《新华日报》6份,《人民日报》1份,成为全市村一级党报征订的“冒尖户”。

为了推动该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柳爱锋捐资2万元,吴锡文捐资2万元,殷世俊捐资2万元,陈仁礼捐资2万元,周志健捐资1万元,黄国余捐资5000元,姜伯平捐资5000元,王凤怀、吴正宏、王焕才各捐1000元,兴办起“云飞扬群众文化合作社”。10多名村民演员不负众望,自编自导自演了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孔美玲、郑素芹、朱庆云、孙春香表演的《四大嫂夸八里》在弶港镇党委冬训班上展演,赢得了一片喝彩声。观看演出的六里居委会和渔舍居委会的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学八里,赶八里,多为“世遗小镇”添风采!

该村的村民们收听广播成为每日“必修课”。多年来通过分布在23.3平方公里沃野上的68只田间喇叭,收听了东台人民广播电台“生活浪花”“东亭风貌”“东台书香”栏目播出的《北斗》《海角红》《蹲门湾》《战地女兵》《收藏家电的乐趣》《一次难忘的出海》《红帆摇篮传唱的那些歌儿》等许许多多听之不厌的动人散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